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因素、病人自身因素及综合因素等,其中以医源性因素为主,其包括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缺乏预见性、细节护理不到位、护士的专业素质偏低等。针对住院患者中存在的皮肤问题,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皮肤损伤原因,总结护理经验,建立皮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成立皮肤护理质控小组、注重细节护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共同维护患者的皮肤护理安全。结论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皮肤损伤原因、实施皮肤损伤护理及预防风险管理策略,可有效控制和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皮肤损伤 管理策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非计划性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院内神经外科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的重症监护患者58例,使其随机被分成各29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一段时间的详细观察后,对两组的治疗平均时间、术后的并发症率等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更短(18.37±3.78)d;术后并发症率更低13.79%、护理满意度更高(93.31±13.73)分;对照组:治疗时间更长(28.43±3.46)d;术后并发症率更高37.93%、护理满意度更低(81.07±10.67)分。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能让神经外科内重症监护类型患者尽快康复,应用效果良好,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康复效果 重症监护患者 神经外科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中,发生感染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高危因素,并提对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311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营养支持、合并伤、气管开口、颅内压以及住院天数等,从而研究出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给出针对性的干预建议措施。结果:311例患者中,共有142例患者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5.7%。通过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营养支持、手术治疗次数、伤口愈合情况、合并伤、气管切开。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多种,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有望实现有效预防。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6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93.94%比对照组75.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调节患者情绪心态,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同时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经调查了解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包括工作任务繁重、不良工作环境、工作要求严格和护士的心理素质。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就要探究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心理压力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病房护理中,探讨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值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 50例。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研究组护理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在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参考组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并且疼痛较低。在研究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病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满意并得到提高。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 神经外科 病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内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NSICU内因为重症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昏迷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针对性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5.0%,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感染控制时间为(7.7±1.9)d,相比于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控制时间为(15.6±2.8)d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经皮气管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120例,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余60例无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昏迷史、误吸史、气管切开以及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烟人数41例,饮酒人数43例,昏迷人数18例,误吸人数53例,气管切开人数47例,发生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人数57例;对照组的吸烟人数27例,饮酒人数31例,昏迷人数3例,误吸人数8例,气管切开人数31例,抗生素及激素不合理使用人数41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恢复健康有很大帮助。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护理实践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改善病人临床康复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5-2020.6这一期间接收治疗的74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将这7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病人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基础护理之后利用预见性护理加强干预,对比分析病人护理之后的疗效,将病人的临床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病人作为观察组在经干预之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38±3.18)分和(89.28±4.7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护理之后有效的人数有35例占本组人数的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实践中利用预见性护理有效措施,优化病人临床各项指标,帮助病人有效提升护理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改善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院内感染易感部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及易感部位,及患者出院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5.4%,感染例次率为8.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4%和29.0%,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1.4%(85/93),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55.9%(52/9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治疗的重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3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采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59±4.91)d显著少于对照组(35.21±4.97)d,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死亡率(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3.4%、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了现代医院的代名词。尤其是如何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进行人性化护理,是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患者86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选取2017年1~9月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患者70例纳入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监护室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 神经外科 监护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的患者10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肺部感染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低血氧症以及误吸的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患者中使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肺部感染,低血氧症以及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潜在的护理纠纷隐患,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护理工作中潜在隐患,制定方法措施并落实于研究组护理工作中。结果研究组治疗期间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纠纷隐患,制定并实施相应解决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纠纷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ICU)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 ICU中 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Ⅱ组各 40例,Ⅰ组予以常规护理,Ⅱ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Ⅰ组,Ⅱ组出院时 NIHSS评分也低于同期Ⅰ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疗效确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患者 康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患者特点为病情严重、病程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肺部感染可影响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等。本研究主要分析综合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患者 并发肺部感染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肢体活动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围术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