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合并轻度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合并轻度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缬沙坦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不予降压治疗;缬沙坦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每日80mg,8周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28例血压达标,缬沙坦组32例血压达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有20例(33.3%)血压水平下降但未达标,12例(20.0%)血压无明显改善,而缬沙坦组患者中19例(31.6%)血压下降但未达标,9例(15.0%)血压无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伴有轻度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可以起到与缬沙坦相近的降压效果。

  • 标签: 轻度高血压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56例,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平均疗程8周,用药前及服药8周后复查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颈动脉内径和内膜厚度等参数。结果(1)动态血压监测提示,与用药前比较,服药8周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7.6mmHg和15.4mmHg,脉压差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2)反映血压起伏变化的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用药后明显降低。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7%和75%,明显高于用药前的65%和67%。(3)与用药前比较,服药8周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内径和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小。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稳定的降压作用和靶器官保护作用。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老年
  • 简介:(接上期)4治疗方法4.1支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证据支持在高血压个体中给予降压药物降低主要临床心血管转归(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死亡)危险的证据,来自1965-1995年间完成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大多数为安慰剂对照试验。2003版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uropeSocietyofHypertension,ESC/ESH)指南提到了这些试验的荟萃分析。这些支持证据还来自降压治疗可以使高血压诱发的器官损害减轻,如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或蛋白尿,有可能伴随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下降,尽管这些证据明显是间接的,主要来自随机数据的事后相关性分析。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降压治疗 血压 血压控制 心血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式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要在保证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护理。出院后随访10个月,以患者血压变化大小和各类并发症的例数作为判断护理方式效果的标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远远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两组发生血肌酐升高、脑卒等现象的例数,实验组要远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心绞痛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Neu-p1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SHR模型组、Neu-p11低剂量组(5mg/kg)、Neu-p11中剂量组(15mg/kg)和Neu-p11高剂量组(50mg/kg)。另取10只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药物一次,连续5周,观察药物对大鼠收缩压、血清NO及ET-1含量的影响。结果:Neu-p11能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Neup11低剂量组、Neu-p11中剂量组和Neu-p11高剂量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p11能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ET-1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p11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以及降低血清ET-1的含量有关。

  • 标签: Neu-p1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NO ET-1
  • 简介:1前言1.1原则欧洲2013版高血压治疗指南为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于2003年及2007年联合公布高血压治疗指南之后的再次修订版。上一版指南发表至今已有6年,期间针对血压升高所展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研究以及许多新成果的发表,使得新版指南的出版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在既往推荐建议的基础上加以精炼、修正和扩展。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降压治疗 血压 血压控制 心血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行八段锦运动,达到控制和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压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50人作为干预组,5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八段锦训练。结果实验组八段锦运动干预治疗后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P﹤0.05)。说明八段锦运动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结论八段锦对1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八段锦 1期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的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遵医嘱常规服药,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各社区推广。

  • 标签: 社区 护理干预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高血压患者中低血钾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36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低钾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对369例低钾血症患者的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发现药物性失钾占59.6%,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23%,慢性肾功能不全占5.1%,肾小管酸中毒占4.1%,肾动脉狭窄占1.9%,肾性高血压占1.4%。结论高血压中低钾血症的病因以药物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见。老年患者的低钾血症要尤为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4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32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病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它是一种可以造成严重后果和并发症的疾病。患者除了血压升高以外,还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损害,除进行临床治疗外,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对患者的血压及心、脑血管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对189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共4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和干预组235例,干预组出院后继续进行院外护理干预。结果入院时患者收缩压168±7.7mmHg,半年后收缩压(129±5.8)mmHg,两者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血压156±9.6mmHg,治疗后血压152±8.0mmHg。两者相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进行院外护理,有利于提高降低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降低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院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Olderprimary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大多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病程多较长而缓慢,发展不稳定,容易对心、脑、肾等重要的器官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逐步增长,很多老年人患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且大部分老年人对于血压增高并不重视。本文将总结一些较容易掌握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压监测判断护理是否有效。成效经过治疗和护理,血压均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
  • 简介:血压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状态.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终末期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降压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这些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显示.收缩压每降低1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降低5mmHg.脑卒中风险降低40%左右.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0%左右[2-3]。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欧美人群中进行的。高血压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人群中可能更为密切.因此,降压获益也可能显著高于上述风险下降幅度嗍。

  • 标签: 高血压 分级管理 分期管理 分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在2~4h缓解,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压、临床症状,在合理降压同时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病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