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反应的种类和特点,以找到减少输血反应的方法和措施。方法从24556例次输血患者的“输血记录单”和“输血反应回报单”中发现有输血反应的68例次,对这68例次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类型、发生比例进行分析。结果24556例次输血患者中,共有68例次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总的发生率为0.28%。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6例次,其发生率为0.11%;过敏反应42例次,其发生率为0.17%。首次输血患者7624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9例次,其发生率为0.12%;反复多次输血患者16932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59例次,其发生率为0.35%。输血浆的有13452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45例次,其发生率为0.33%;输悬浮红细胞的有8754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20例次,其发生率为0.23%;输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有1497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1例次,其发生率为0.07%;输血小板的有763例次,发生输血反应的有2例次,其发生率为0.26%。结论我院发生的输血反应基本上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输血次数和血液制品种类不同是影响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以输注血浆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 标签: 输血 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的皮肤反应。方法分析通过6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照射野皮肤预防和出现的皮肤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其中I度反应60例,II度反应8例。结论鼻咽癌放疗出现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及时处理,是会将并发症减轻到最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予以药物治疗同时鼻腔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予以氯雷他定10mg每日一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每次两喷每日一次治疗,实验组加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一日两次,对照组不予冲洗。经规律治疗2周后做疗效评价对比。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规律鼻腔冲洗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未行鼻腔冲洗的方案。

  • 标签: 变态反应性鼻炎 药物治疗 冲洗治疗
  • 简介:摘要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简称ADR),近年来有关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国内,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1。本文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论述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 标签: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甘草类制剂的不良反应随着其使用的普及也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甘草类制剂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 简介:借助硬度仪、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叔丁醇不锈钢反应器罐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形态、裂纹区及其附近的组织、成分等进行了分析,从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因素等方面对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头的压制不当以及内部介质是生成热裂纹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叔丁醇 反应器 裂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 标签: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莫西沙星的药理学特性及其用药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莫西沙星的文献,从莫西沙星的药动学特征、作用机制、抗菌活性及耐药性等方面描述其药理学特征,并结合国内权威杂志发布的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探讨分析其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药动学特征良好,抗菌谱广,菌株耐药性低,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神经系统反应、骨骼肌系统反应等。结论莫西沙星抗菌作用强,且有较强的抗菌后效应,作用持久,临床应用广泛,针对其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理特性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通过对静脉输液衍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类型、发病机制、危害性进行阐述及分析,提出预防方法,为临床科学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开灵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2年度长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清开灵不良反应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开灵导致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15-44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

  • 标签: 清开灵 药品不良反应(ADR) 分析
  • 简介: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科42例结核病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和护理,32例不良反应消失,8例减轻,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早期发现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抗结核药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阿齐霉素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它的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该药物也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须做好监测。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1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涉及大约1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总例数64.5%,其次为中药制剂、心脑系统药、抗肿瘤药。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92.7%,ADR可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以皮肤系统及胃肠系统受累为主。结论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例1(1)在实验室中做小型实验:把物质A和B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表面积为300cm^2的圆形容器中,使压强为夕,然后将整个体积用加热器加热到280℃时,发生如下反应

  • 标签: 化学反应 热效应 实验室 加热器 表面积 容器
  • 简介:摘要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一岁半的儿童相对比3-5个月龄的婴儿伴有发热、红肿的现象多一些。

  • 标签: 百白破 疫苗 接种 反应
  • 简介:目的对导致临床使用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研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和分析近年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的研究资料,总结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与不良的用药习惯、患者自身情况及药品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提高用药认识、合理用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对应急反应地图的分类、定义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应急反应地图符号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急反应地图多模式符号的概念;探讨了应急反应地图多模式符号的设计原则,并设计了多设备多状态多风格的应急反应地图符号。

  • 标签: 应急反应地图 多模式符号设计 设备 状态 风格
  • 简介:〔摘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生正确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的理论依据,是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合成新物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化学教材中,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如下的叙述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 标签: 〔〕复分解反应条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