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俄政府也开始学习西方一些国家经验,重视公共外交,将其视为国家“软权力”的扩展,以及塑造和修复俄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这种大国的公共外交对我国颇有启发,就俄社会实际而言,我国对俄公共外交的策略宜分层次和对象来制定和实施.

  • 标签: 公共外交 俄罗斯 国家形象 “软权力” 学习西方 社会实际
  • 简介: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7月23日至26日访问了上海。在与徐市长会见时,伊表示,希望俄中两国领导人在京签署的合作协议能促进俄罗斯与上海在天然气、石油、核能、设备制造、民航等方面的合作。他说,1994年曾访问过上海的普京总统期待着再次访问上海。伊感谢上海市政府对与俄罗斯文化有关的建筑的保护,希望与上海在文化领域进一步开展交流。

  • 标签: 俄罗斯 外长 伊万诺夫 上海 外交关系 国事访问
  • 简介:公共外交是俄罗斯日益重视的外交方式,而俄语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后苏联空间,俄语具有相当的历史基础,但也经历了困难时期,俄罗斯政府通过俄语规划的实施不仅推广了俄语,也实现了外交目标,但仍然面临着亟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 标签: 俄罗斯政府 俄语 规划 空间 苏联 公共外交
  • 简介: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朝鲜第四、第五次核试验之后,俄罗斯一方面坚决反对朝鲜的核计划,另一方面则不希望因此破坏俄朝关系良好发展的局面,朝鲜日趋孤立的国际处境则为俄罗斯发展俄朝关系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同时,“萨德”系统的部署成为影响俄韩关系的新变量。俄罗斯判断朝鲜半岛不会出现“硬着陆”,希望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度。当前,俄罗斯对半岛的政策是平衡、对等和独立接触。俄罗斯一方面回应朝鲜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扩大与韩国的经济合作。中国应鼓励俄罗斯与朝鲜加强经济合作,并就“萨德”系统和边防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沟通和协调。

  • 标签: 俄罗斯 朝鲜 韩国 外交政策
  • 简介:中国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罗斯大力推动远东地区开发建设的同步性,为促进中俄双边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两地区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政策的落实、移民的困扰、能源合作的变数、区域内的国际竞争、国家间的认知等。因此,应采取完善东北地区和远东地区的互动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及加大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合作、拓展北极领域合作、强化'友好城市'定点合作、加强区域内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举措来应对。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双方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北亚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国东北 俄罗斯远东区域 合作进程 挑战与对策
  • 简介:联邦制的美国在外交领域方面,缺乏宪法授权的城市并不会对国家主权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挑战。日本地方政府国际化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增进外国对日本政治经济的了解,属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的公共外交范畴。无论从法律上的权限划分,还是实践中的政策导向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的外事工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为中央的总体外交服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 标签: 国际角色 联邦制 城市 单一制 中国地方政府 公共外交
  • 简介:瑞士联邦议会瑞中小组世博访华代表团成员通过西藏之行,了解了真实、全面的西藏历史,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体验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并了解了农牧民的现代生活.这次访问活动使瑞士议员转变了对西藏的许多看法,正面认识了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涉藏公共外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标签: 西藏历史 联邦议会 瑞士 感受 民族宗教政策 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