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日韩安全合作可分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催生了中日韩合作,传统安全合作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扭转地区安全范式上有了初步成果。三国的实质性合作存在结构性机会,即非传统安全合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以危机管理作为传统安全合作的突破口,非传统安全合作能够对其产生溢出效应。目前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相关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但能够通过高层沟通增加互信,向"协治安全"前景发展。

  • 标签: 中日韩 安全合作 东北亚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 简介:印度深受恐怖主义之害.为此,印度除了不断完善国内反恐措施,还加强了反恐国际合作.印度在反恐联合军事行动、联合训练与演习、武器装备、情报和司法等方面强化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印度与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反恐合作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反恐合作的实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标签: 印度 反恐 国际合作
  • 简介:中印两国历史悠久,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两国又重新焕发活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奋起,其发展已影响到世界各个方面。其意义是深远的,全球性的。

  • 标签: 经济合作 中国 印度 文明进步 全球化 全球性
  • 简介:20年前。德国弗里特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简称艾会)驻京项目执行人办公室在北京建立,搭建了一个友好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一扇增进相互了解的窗户。20年来,凭借这个平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交协)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果的交流活动。由于交协和艾会领导的重视。也由于历任驻京项目协调人的辛勤努力.使艾会和交协成为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好伙伴。同时,在交协和艾会互为主要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合作对象不断增加,交流内容不断扩展。

  • 标签: 友好合作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交流活动 项目协调 合作伙伴 相互交流
  • 简介: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建交初期无法想象的发展,中美间的根本性分歧开始明朗化,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但国际体系的现状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美两国的根本战略利益和基本对外政策决定了中美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是有可能的,两国可以避免战略摊牌。

  • 标签: 中美关系 战略摊牌 国际体系 中国和平发展 美国战略利益
  • 简介:越南金兰湾是南海地区的重要战略港口。自2002年收回金兰湾以来,越南在金兰湾进行了一定的经济开发,同时将其打造为越南海军的主要基地。2016年3月,金兰国际港建成开港,至10月已有包括中、美、法、俄、印、日、新在内的多国军舰到访。金兰湾已经成为越南推进军事现代化,开展等距离外交的重要支点,凸显了其在南海的“平衡”战略。面对越南的南海“平衡”战略,我国要采取“再平衡”措施,通过岛礁建设与海军力量削弱金兰湾的战略价值,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综合措施抑制越南的民族主义冲动,在坚决维护南海主权的同时避免问题复杂化。

  • 标签: 金兰湾 南海 平衡战略
  • 简介:美国“重返欧洲”与其亚太战略的调整密切相关,即美国希望借助欧盟力量更有效地实施其东移战略。欧盟总体上支持美国更多卷入亚太事务,但担心中美走向对抗会损害自身利益及自身会因此承担更多责任。未来,欧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将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的压力和带动,欧盟的意愿和能力以及国际局势的演变等。

  • 标签: 欧盟 欧美关系 亚太战略
  • 简介:黄岩岛也称“民主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初期。黄岩岛的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第一.它是我国在南海东北部唯一出露海上的岛礁,是南海东北部的门户要塞;第二,它是我国在半封闭型的亚太边缘海域与世界大洋海运交往的枢纽控制点;第三,它扼守着台湾海峡南端以及由太平洋进入南海之通道;第四,它还是自我国西沙群岛驶向菲律宾吕宋岛,从我国南沙群岛通向台湾岛。以及出巴士海峡驶向太平洋的中途岛。此外,黄岩岛海域开发价值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不仅海洋生物、新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而且还是我国南海与东海渔民捕捞作业的传统基地,自古以来即为我国先民开发经营,世代传承至今。我们不仅要把这一“祖产”看护好,更要把它持续经营下去。

  • 标签: 黄岩岛 海域环境 战略地位 分析
  • 简介:2015年2月发布的奥巴马政府任内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重申了美国的持久国家利益,关注到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总结了美国的主要安全挑战与首要战略风险,突出了美国经济复兴与维持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在价值观层面“内修”与“外展”的关系,强调了国际体系变革的必要性。这份报告表明奥巴马政府将继续秉持战略克制、责任分担与慎用武力的基本理念,展示美国护持霸权地位的决心与手段。就涉华内容来看,美国延续了一贯的对华政策基调,但也表达了更多更新的战略关切,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

  • 标签: 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中美关系
  • 简介:奥巴马政府高调突出网络安全战略,使之成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任命“网络沙皇”协调举国网络安全事务;把网络基础设施列为战略资产加以保护;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加强网络攻防能力;研发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奥巴马政府网络安全战略的实质是谋求网络威慑,实现制网权。这引发了各国的“网络军备竞赛”,并对国际法提出不少新挑战。

  • 标签: 美国 网络安全 制网权 网络军备竞赛
  • 简介:<正>1989年苏联东欧的剧变,改变了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虽早已从两极变为多极,但在欧洲,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则由于苏联和东欧“民主化”才开始瓦解。整个世界战略形势也因此而发生了基本重大的变化。本文拟先讨论世界战略格局的改变,然后略论其对中国的影响。

  • 标签: 国际战略格局 戈尔巴乔夫 伊拉克 苏联东欧 战略思想 世界战略格局
  • 简介:东盟的政治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曹霞冷战后东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两个部份的东亚政治安全战略:以大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安全战略和大国关系战略。在今年7月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及对话国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东盟表现出强烈的“亚洲意识”,即突...

  • 标签: 东盟地区论坛 大国关系 安全战略 中美日三角 政治安全 中美关系
  • 简介:石油资源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乃至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不断增长,能源形势严峻.如何大力拓展我国海外石油市场,将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国际能源 中国 能源战略 石油市场 石油资源 国际政治关系
  • 简介:日本的新安保法提出了三个关键事态,分别是"灰色地带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和"存亡危机事态"。新安保法规定,当处于"灰色地带事态"时,日本将迅速出动自卫队,并为协防日本的美军等部队提供保护。如此一来,日本在尚未遭到武力攻击的情况下,即可派遣自卫队行使武力。三个关键事态的提出为日本突破"专守防卫"方针,谋求海外派兵开启了通道,有违《日本国宪法》规定的和平主义原则,为地区秩序埋下安全隐患,周边国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 标签: 新安保法 灰色地带事态 武力攻击 防卫政策
  • 简介:2010年10月17-18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文综述与会的中国和东盟专家发言的各种观点。

  • 标签: 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 综述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东盟一直在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尤其是维持中、日、美三国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平衡。东亚峰会的召开使东盟的这种战略扩展到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而同时,东盟的地区主导作用又受到新的威胁和挑战,无疑这又会影响它实施这一战略。另外,美国的无暇东顾又使得东盟倍加担忧,从而迫使东盟召唤美国关注东南亚,以恢复大国的平衡。

  • 标签: 东盟 大国平衡战略 地区主导角色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