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饱受争议的司法精神鉴定相比其他类鉴定项目较为特殊,鉴定意见决定了当事人的责任能力、受审能力、证人的作证能力、妇女的性自卫能力、罪犯的服刑能力等,直接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对案件的影响较大。然而鉴定本身缺乏实验数据支持的学科特点,以及依靠文证材料的鉴定方法,很容易导致当事人对鉴定的怀疑和争议。为解决以上问题,尝试将具有形式公开、当事人参与等特点的听证制度引入该领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构建全新的听证制度和程序,以保证在鉴定意见出具之前双方当事人能够充分陈述、举证、质证、阐述争点、行使辩论,对个人主张负举证、说服责任,在参与、监督鉴定的过程中消除疑惑、争议,更能理解鉴定意见的得出。

  • 标签: 司法精神病学 听证制度 公开、公正 当事人参与
  • 简介:参加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后,我有许多感触:王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5年我省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各项统计数据非常令人信服,使我们对未来5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 标签: 百姓 政府工作报告 实事求是 统计数据 人大 省长
  • 简介:2003年8月,一条新闻在南京迅速流传:年轻的白血病患者张奇为了实现做母亲的愿望,决定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肚中的孩子。当女婴呱呱坠地时,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很快感动了南京的人们。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女婴的父亲却抱着婴儿消失得无踪无影。

  • 标签: 张奇 法律援助 婚姻家庭生活 南京市
  • 简介:近些年来,监狱收监的各类女性精神罪犯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些精神犯具有较高的包里倾向、突然性违规率非常高,改造十分的困难,这就给监狱的安全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文章主要针对女性精神犯的基本情况和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检查监督的几点对策探讨。

  • 标签: 女性精神病犯 检查监督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无精神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精神作案的动机和目的,作案方式,案后自我保护能力,"精神症状"及提出鉴定的理由均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

  • 标签: 无精神病 司法鉴定 定案 作案方式 案例资料 理由
  • 简介:披麻草是一种有毒草本植物,在西南地区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也有非法行医者用于治疗精神。现报道两例利用披麻草治疗精神致人死亡的案例。

  • 标签: 致人死亡 精神病 治疗 草本植物 西南地区
  • 简介: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 标签: 司法鉴定 病志
  • 简介:上海市某监狱是2007年年中建立的以老病残犯为主要关押对象的“以人为本”为管理特色的监狱,精神犯就是按照分押分管要求实行集中关押的一类。就上海市监狱局收押对象而言,精神犯相当一部分已关押于上海南汇监狱,但南汇监狱对精神犯集中关押管理尚不到一年,在监督管理、刑罚执行及检察等方面只是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做法和设想,还处于尚待实践探索的阶段。下面以该监狱集中关押的精神犯为样本,结合近一年来监管及检察的实践,

  • 标签: 精神病犯 上海市 监狱 统计分析 样本 管理特色
  • 简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于健龙于2007年4月22日在北京出席了环太平洋律师协会(Inter—PacificBarAssociation)第十七届年度大会,并作为发言人参加了该协会争议解决委员会的题为“中国争议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专题讨论。

  • 标签: 律师协会 环太平洋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秘书长 副主任 年会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2011年1月31日,被鉴定人易某(女性,31岁,离异)与两个哥哥发生冲突,被送入某县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57天,诊断为偏执性精神。被鉴定人出院后以医院存在诊治差错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

  • 标签: 偏执性精神障碍 被精神病 精神状态鉴定
  • 简介:精神被告人天生具有刑罚不适性,其本身也属于精神控制下的无能为力者。因此,不仅需要在刑罚上予以适当的优待,如果确实需要对精神犯罪人予以强制医疗,也应符合保护其最大利益之原则,应坚持在保卫社会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以社会化的强制医疗处遇,这是对精神犯罪人人道、科学处遏的要求,也是对精神犯罪人进行社会矫正的有效路径。

  • 标签: 行刑社会化 精神病犯罪人 处遇
  • 简介:一、引言鉴于《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对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等费用、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等问题都已经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因此,对于被诊断为职业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然而,实践中相对难以解决的是企业与职业医学观察对象之间的纠纷,相关法律规制的缺失或者不明确导致这一问题复杂化,职业医学观察对象的权益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保护,而相关问题也容易得到企业的忽视。结合笔者的经验,本文将对实务中,关于职业医学观察对象纠纷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归纳介绍。

  • 标签: 《职业病防治法》 纠纷解决 医学 实务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合同法》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解释将对犯罪嫌疑人精神鉴定的期间不计入羁押期限,是值得商榷的。应该认识到犯罪嫌疑人精神鉴定在性质上类似于羁押,在德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是鉴定留置的一种类型,法律对其规定严格的实施要件,以防止对相对人权利不当的干涉。我国应从人权保障出发,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重新定位对犯罪嫌疑人精神鉴定,并完善相关制度设置。

  • 标签: 精神病鉴定 期间 鉴定留置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杨某某,女,34岁,2015年10月3日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临床诊断为脑裂伤、硬膜下积血、脱髓鞘病变、脑水肿等。现因涉及民事赔偿申请伤残等级鉴定。1.2病史摘要1.2.1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病史住院日期:2015年10月3日至10月22日。患者既往体健,有明确的外伤史,因车祸致头部外伤6小时入院。查体:神志昏迷,GCS7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迟钝,头部见绷带包扎。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交通事故 外伤性 法医学鉴定 头部外伤 临床诊断 等级鉴定
  • 简介:对于被告人可能是精神病人的刑事案件而言,精神司法鉴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神司法鉴定具有保护被告人权利及保卫社会的双重功能,也具有实体法及程序法上的意义。然而,在鉴定操作中,精神司法鉴定具有自身方面的障碍因素,还受到社会舆论、政治、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为保证精神司法鉴定尽量达到客观性的要求,设置相关的控制性机制确有其必要,这其中包括司法鉴定职业主义方面、诉讼程序方面、实体法方面,等等。

  • 标签: 精神病司法鉴定 功能 障碍因素 破解
  • 简介:法医精神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法医精神司法鉴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司法鉴定管理的角度着眼,今后应加强司法精神鉴定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加强鉴定机构规范化管理和鉴定人队伍建设;严格鉴定程序和规范;努力改善司法鉴定执业环境;尽快适应新《刑事诉讼法》涉及司法鉴定的新规定。

  • 标签: 司法精神病鉴定 现状 执业规范
  • 简介:通过新、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致残等级》比较,新标准较旧标准有了许多进步。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保险等不同行业伤残鉴定标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伤残的基本概念与伤残等级医学鉴定原则认识不足,不同学科伤残等级制定者只注重本学科或本专业的伤残等级的划分,不能很好地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伤残等级。因此,建议制定统一的人体伤残鉴定医学标准,并在此标准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不同行业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原则,以期实现司法鉴定与伤残赔偿更加公平和公正。

  • 标签: 职工工伤 伤残等级 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