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虽然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通过"吴小彤等诉入境事务处处长案"改变了以英国式普通法传统中针对实质合理期待的克制立场,将实质审查与救济机制纳入合理期待规则,但该普通法规则在个案运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期待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难以把握、在公共利益与合理期待之间应如何权衡等难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历经10年的司法探索,更为清晰和客观地诠释了合理期待规则的审判法理,有效整合了程序合理期待与实质合理期待,明确了维斯伯里原则与合理期待规则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关系,赋予"合理期待"这个法律术语义法治修辞之功效。整体而言,合理期待规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审判领域已经成为具有较强适用性的公法规则。

  • 标签: 合理期待规则 司法审查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 维斯伯里原则 普通法
  • 简介:审理微博名誉侵权案件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在微博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间进行平衡,而在于如何科学地进行这一平衡,从而获得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平衡结果。科学平衡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客观外在的规范平衡结构。德国宪法学家罗伯特·阿列克西教授在发现这样一个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他所阐发的比例原则可以担当科学平衡这一功能。本文在阿列克西阐发的比例原则框架下,对"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进行了合比例性分析,揭示出了比例原则对于进行相对客观正确的平衡的科学价值,以期为以后司法实务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操作方案。

  • 标签: 微博第一案 比例原则 衡量公式 言论自由 名誉权
  • 简介:<正>撰写一份判决书不等同于书写一篇学术论文,所以,法官的大脑不能成为各种学说的跑马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判决书的撰写也必须像书写论文一样具有论证过程、注重说理方法。有学者将判决书描述为"一幅精选的图景",认为裁判者在决定何者可入选与如何入选时要经过许多选择,寻找想找到的东西并坚持到底直至找到,当最初找到的东西不符合试图建构的图景时,需要改变力图寻找东西的标

  • 标签: 法教义学 犯罪论体系 裁判者 阻却事由 法律解释 证明标准
  • 简介:补充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公诉部门实现监督引导侦查、完善控诉证据、提高案件起诉质量、维护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司法实践中,公诉案件多年来一直存在着退回补查率居高不下、退查质量偏低等问题,不但使案件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损害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当前退回补充侦查中存在诸如退回案件数量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明确退回的条件和程序、强化证据意识等措施来完善。

  • 标签: 公诉环节 补查侦查 退查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