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相应制度,却是问题不断。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与公司治理间的联系,论证了传统文化影响着公司治理,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封公司治理的影响,提倡建立基于中国文化的公司治理模式。

  • 标签: 文化 制度 核心理念 公司治理
  • 简介:国内最大的物流企业——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十多年来付出了艰苦地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辉煌。在最艰难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运曾提出:要从立足点上寻找自已的生存空间;要通过自身的能力保持和扩大物流市场份额。出路何在?中国外运咨询专家重新战略定位:放弃航运,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这一国有大型企业旗下的上市公司,

  • 标签: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物流企业 国有大型企业 上市公司 新战略
  • 简介: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异军突起是中国企业力争摆脱低端产业价值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结果。中国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海外并购,"知己知彼",理清思路,重视构建非市场战略体系并注重跨文化管理。

  • 标签: 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 非市场战略 跨文化管理
  • 简介:对我国学者关于中国对中亚五国投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投资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研究方向,即明确了"投资"的定义;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投资现状、区位选择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效应和效率分析。基于数据可得性,相关研究文献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

  • 标签: 中亚 投资 风险 文献综述
  • 简介:一、中国的能源“走出去”战略1.中国能源不安全感的根源最近诸多研究已经注意到,中国对进口能源尤其是进口石油的依赖性日益增长.国有石油公司不断移师海外获取未来油源供应。要弄清为何国外能源供应已成为关键的经济和政治焦点,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 标签: 中国能源 能源安全 “走出去”战略 美国 国有石油公司 进口石油
  • 简介:入世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贸易争端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摩擦由二战后以美日间为中心转向以中国与主要贸易国间为中心。本文从回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入手,主要分析了日本在此过程中采取的有效对策及日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 标签: 贸易摩擦 对策 影响 启示
  • 简介:中国政府正全力支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把这作为提高它们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但是北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才能有效吸收外部资本。毕竟,有谁愿意把自己的钱存入缺乏透明度和责任感的银行呢?如果股东认为银行管理层都不清楚他们究竟为谁工作,情况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实质上都是信托责任问题,而信托责任正是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

  • 标签: 银行业上市 中国政府 国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上市 信托责任 外部资本
  • 作者: 孙立坚
  • 学科: 经济管理 > 国际贸易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对外经贸实务》 10年第2期
  • 机构: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至今已过去整整20年了。对于今天中国经济而言,这是一段不能忘记和忽视的历史事件。就当时的经济环境来看,虽然跟今天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形成泡沫的机理和社会对待泡沫经济的反映上看,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不仅使我想起在和很多日本学者的接触中,他们对那段泡沫历史至今还会百感交集地说出一段共同的“反省”:我们当时就是无法区分股价和楼价的一路高歌状况——究竟是“非理性疯狂”的表现,还是意味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继美,德之后的第三贸易大国。持续增长的外贸出口与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外贸易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中国 战略性转变 拉动 外贸进出口总额 持续增长 外贸政策
  • 简介:在世界诸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无情吞噬和各国政府谋求振兴本国产业的生态环境中,贸易保护主义如同幽灵般在全球各个角落死灰复燃并正在迅速传染开来。不仅发达国家普遍出台了利于本国且具有排他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且新兴市场阵营的许多成员国点燃了贸易保护的火苗。所不同的是,后者架起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利器可能在伤及邻国的同时更会使自己遭遇更大的损害。

  • 标签: 贸易保护主义 新兴市场 中国 经济刺激 生态环境 本国产业
  • 简介:2003年10月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自贸区建设的具体行动。温总理的倡议得到东盟国家领导人的普遍欢迎并写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建立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共同需要使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了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共识。

  • 标签: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 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关税制度 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