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当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档案是其重要的资料来源。形象地讲,档案是志书编纂的供应站,志书编纂这个“满汉全席”离不开档案这个供应站提供的各色食粮与副食品等。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资料来源80%取自档案。为此,一些地方将史志工作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成立史志档案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编纂志书离不开档案,档案是志书的动脉血源。

  • 标签: 档案资料 志书编纂 环境保护 通志 新疆 社会主义
  • 简介: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过程中,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积极的功能。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边沙村在环境卫生管理中制定《村寨文明卫生秩序公约》等村规民约,通过规范立治、民众主治、宣教助治、协同共治、重“脸”促治等,全面地运用村规民约进行环境卫生管理,通过村规民约进行乡村治理,在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 标签: 村规民约 乡村 治理 边沙
  • 简介:社会经济环境与中国传统庶民的时间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因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进展不大。本文以清代至民国时期河陇节庆习俗的地域结构为例,细致地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传统中国庶民的时间生活,因农耕渔猎作息而逐渐形成日常规律与习惯,所以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并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时间生活方式。这一点与宗教发达地区以宗教节日为庶民的时间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从节庆习俗传播地域适应性、还是传播的人群适应性,前者都无法与后者相比。

  • 标签: 河陇 社会经济环境 节庆习俗 地域结构
  • 简介:乾隆元年(1736)二十一岁的袁枚,为了生计奔波之时,乘船路过萍乡的袁水流域,创作了《萍乡即事》;诗中展现了清代萍乡的自然环境与历史的若干因素,萍乡是江西连接西部省份的主要通道,为鄱阳湖水系与洞庭湖水系的分水岭,农业生产条件较为恶劣,乾隆时有良好的学风;而萍乡位于江西边缘山地,较为闭塞,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萍乡的开发进程晚于江西中北部平原、盆地地区,这些详实历史、地理背景又有利于深刻理解此诗。

  • 标签: 萍乡即事 袁枚 以诗证史
  • 简介:<正>从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到1988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我国的民族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我省的民族宗教工作和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事业也同样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今年又是我们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上第四十个年头,是改革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 好的社会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干部 深化改革
  • 简介: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藏族学生对所在校园环境的评价、对自己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

  • 标签: 在校藏族学生 校园生活 家乡发展
  • 简介:保安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是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历史上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也称其为“保安回”。上世纪50年代初,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保安族。根据历史记载、口碑资料、语言特点、人种特点、生活习俗以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等信息,保安族族源可以总结为“一主多元”,“一主”即保安族先民的主体是来自中亚细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

  • 标签: 保安族 积石山县 健康状况 居民生活 甘肃省 调查
  • 简介: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全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率先”以及建设江苏文化大省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经验,研究并部署今后几年的地方志和年鉴工作,动员全省地方志年鉴工作者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启动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促进年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努力开创我省地方志(年鉴)工作的新局面。现在,我代表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向本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一、八年来全省地方志(年鉴)工作的简要回顾全省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是1997年2月召开的,至今已经8年多。8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地方志编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志鉴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省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基本结束,年鉴事业健康发展,欣欣向荣。这些志鉴的编纂出版,对积累、保存地方文献,全面反映我省地情、省情,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今后的地方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