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干燥时间、手术期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皮肤软组织甲级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干燥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期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多于对照组,皮肤软组织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而言,增加了出血风险,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不利于皮肤软组织愈合。

  • 标签: 抗凝治疗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皮肤软组织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中随机选择40名,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0名。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经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改的深入推进阶段,医院职工的思政工作开展已然成为推进医院有序长久发展的内在核心推动力,作为医院职工思政工作开展主体,医院工会需借助科学对策实施来促进职工思政工作优化开展,本文从职工思政工作重要性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医院工会强化开展职工思政工作的具体策对策。

  • 标签: 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 工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在对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皮瓣修复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将细节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60例,在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选,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展开细节护理,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细节护理 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皮瓣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86例标本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传统制作方式)和实验组(免疫组化技术),每组43例,对比两组切片制作质量以及疾病诊断情况。结果 实验组制作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准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提升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并让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病理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技术 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带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8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n=34)、对照组(n=34)两组,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给予优化护理法,包括指导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后优化护理方法,可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通过熟练的观察与护理,提高皮瓣成活率。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蒂皮瓣修复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关乎民生福祉。增强医院高质量新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增强职工文化认同感和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赢得患者和社会信任。医院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医院高质量新文化建设。本文对医院工会建设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医院新文化路径进行总结,为为公立医院高质量新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文化建设 工会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PR、ER阳性患者和PR、ER阴性患者各52例,分别记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组C-erbB-2水平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阳性组C-erbB-2阳性率为26.92%,阴性率为73.08%,与阴性组的80.77%、19.2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34.62%、未转移率为65.38%,与阴性组的69.23%、30.77%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优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辅助乳腺癌病理诊断,能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53蛋白检测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组织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生殖肿瘤患者 4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 P53蛋白检测,检测方法为 S-P免疫组化法。结果: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57.43%,卵巢癌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71.43%,良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 P53蛋白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的合作近况,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以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大门能为社会组织敞开,汲取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不同省份、社会组织以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信息,涉及54个社会组织,28个疾控中心。结果:疾控中心、社会组织间的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能最大程度提升艾滋病防治效果,使社会人群都意识到防艾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疾控中心也能承担相应责任,将各项数据上报国家。结论:加深社会组织及疾控中心的融合程度,使其具备提升社会组织工作水平、强化疾控中心对社会组织支持力等功效。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社会组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合作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组织与管理。方法:发热门诊旧楼改建,并从全院抽调护理人员开展抗疫工作,完善岗位职责及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员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新冠疫情下我院发热门诊始终实行24小时接诊,最高时日均接诊量>200人次。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加强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至关重要,可高效、有序的完成新冠疫情的抗击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发热门诊 护理人员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癌组织中EGFR突变的影响因素,及肿瘤病理学分析。方法:择老年肺癌患者,分析病理学,并分析EGFR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腺癌浸患者EGFR突变率更高。就单因素分析,吸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性别与突变率具有直接关系(p<0.05);经回归分析可知,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是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为老年肺癌组织中EGFR突变的独立高危因素,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与浸润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标签: 老年肺癌 EGFR突变 肿瘤病理学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软组织疼痛患者施以用超声引导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软组织疼痛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2-2022.6,共计纳入64例样本,用数字奇偶法做分组处理,研究组(32例)施以超声引导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参照组(32例)施以压痛点神经阻滞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参照组(81.25%)要高(P

  • 标签: 软组织疼痛 银质针导热疗法 超声引导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扶他林乳胶剂超声透入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耦合剂行超声波治疗,观察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作超声介质行超声波治疗,其余同对照组一致。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给予其他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32(94.12%)、26(76.4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他林乳胶剂超声透入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果优于常规耦合剂行超声波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扶他林乳胶剂 超声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软组织疼痛患者施以用超声引导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软组织疼痛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2-2022.6,共计纳入64例样本,用数字奇偶法做分组处理,研究组(32例)施以超声引导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参照组(32例)施以压痛点神经阻滞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参照组(81.25%)要高(P

  • 标签: 软组织疼痛 银质针导热疗法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组织浸蜡和烤片的温度、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的46例标本,观察比对两组组织切片浸蜡温度和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以及不同烤片温度和时间下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在常规情况下,组织浸蜡的温度和时间长短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不明显,在烤片温度提高到70-80℃时,烤片时间在3小时以内也同样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烤片温度提高,时间增加时会减弱,尤其在80℃的浸蜡温度且超过16小时的组织在免疫组化染色表达时,免疫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有一定的减弱。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引起抗原丢失,所以切片样本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固定液固定,避免发生自溶,且烤片温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长,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健康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1月,将我院的9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7例、观察组患者47例。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健康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没有差异变化,护理后对照组的健康情况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健康情况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综合健康教育这一方法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来说更能提高健康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护理,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