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观察组(1O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静脉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注治疗,治疗3天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等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退热、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情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干预)与中医组(给予穴位贴敷与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为8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患者联合采用穴位贴敷与情干预,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穴位贴敷 情志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32)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n=32)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O2高于常规组,且PCO2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用特布他林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在四联活菌片双歧杆菌结合用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探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入80例非感染性腹泻小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及口服益生菌颗粒,观察组除了上诉治疗还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补液及口服益生菌颗粒总有效率为98.50%,观察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结论对双歧杆菌联合用药对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疗效肯定。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非感染性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量化考核对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护理人员管理过程中对其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了量化考核,采取评分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减分不封顶,设加分项。观察量化考核后护理管理工作及护士、患者满意度的进展结果。结果实行量化考核之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加强了医护协作能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整体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体会量化考核可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管理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量化考核 护理管理 应用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T型锁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支架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时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 外支架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评价其复发与预后情况。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他们的就诊顺序将其分组,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个体化心理干预,再对比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复发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在复发及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他们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联合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以3个月为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联合兰索拉唑于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抗生素 酒精型消化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以及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以及CT进行诊断。结果CT检测后的例数为73例,检出率为84.88%;MRI检测后例数为84例,检出率为97.67%,经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以及CT进行诊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MRI的诊断效果较为明显。

  • 标签: MRI 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采用每组各40例的分组方法进行实验,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更加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 胆囊息肉样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优选临床术式。方法观察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对照组患者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反流性胃炎等各项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并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弹道探查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江川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年对1214名8月龄-65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7.94%,保护率84.35%。不同人群抗体阳性无差异,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1.38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χ2=0.35p>0.05),但抗体阳性与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χ2=134p<0.01)。结论江川县8月龄-65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7.94%,抗体保护率84.35%,出现阳性率、保护率低的反应在8-17月龄和14岁以上人群。为此,需提高8月龄的麻疹疫苗及时率,开展14岁以上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管理,特别18岁以上女性麻疹疫苗的接种是下一步考虑的免疫策略。

  • 标签: 麻疹 抗体水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期肾癌腹腔镜下行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7例T1期肾癌患者,其中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aparoscopicpartialnephrectomy,LPN)36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性术(laparoscopicradicalnephrectomy,)21例,对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组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漏尿发生率等方面高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中胸膜、肝、脾等脏器损伤的发生率等均低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在治疗T1期肾癌中各有优缺点,都是目前较好的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癌根治术 T1期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