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肺门占位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诊。方法分析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肺门占位的胸片及CT表现。结果胸部肺门增大4例,其中1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有或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1肺门部,与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而难以分辨,CT表现为病灶同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融合,可发展为纵隔巨大肿块,包围大血管,压迫气道-20%,2例肺门或纵隔孤立淋巴结增大,境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同纵隔血管相仿,且持续时间较长,3例单发或多发类圆形软组织影,可融合成团,并压迫或侵犯临近器官组织,增强扫描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中央区域可有坏死,4列肺门部,与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而难以分辨,CT表现为病灶同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融合,可发展为纵隔巨大肿块,包围大血管,压迫气道,CT对纵隔内小淋巴结及肺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胸片。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肺门占位病变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 标签: 肺门占位 放射摄影术 胸部 X线计算机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经X线与CT影像诊断的价值比较。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经CT均获得明确诊断,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X线诊断的成功率为80.0%,且两组骨折D类型的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CT骨折评分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CT影像学诊断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可首选X线检查。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发育不良患者的CT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31例,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此31例患者胸部CT表现、囊泡影分布、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检出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①本试验中,28例患者其胸部CT影像为囊泡影。②本试验31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在囊泡影。其中,15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肺上下叶,6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肺下叶,4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肺上叶,2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肺下叶与右肺中叶。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BPD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多层螺旋CT 影响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影像检查及CT、MR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也只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和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为93.75%(75例),误诊率为6.25%(5例),其数据与MRI检查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间质瘤应用MRI和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能作为参考,不可用于定性,仍需要结合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

  • 标签: 胃间质瘤 MRI CT 影像学表现 检出率 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超声影像特点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超声影像特点,分析其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多发结节恶性率高于单发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形态规整、非低回声、边界清晰、纵横比<1、无钙化灶、无淋巴转移占比均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超声影像特点具备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影响特点 甲状腺结节性质 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医学影像设备和检查方法发展现状,重视影像检查的合理选择提高检查诊治效率的重要性,分系统分疾病讨论影像检查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总结促进影像检查合理选择的方法与途径。

  • 标签: 影像检查 效率 X线计算机断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及其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共68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并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6%,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4例(97.4%),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88.0%),子宫内膜癌7例(100.0%)。结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符合率较高,依据影像特点可为病变类型的判断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影像诊断是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接触病人进行诊断。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医院影像诊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改变其落后封闭的状态,不断适应影像诊断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学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C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肿瘤最大直径3cm,恶性肿瘤中最大直径为20cm;肿块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有27例为外生性肿块,3例为腔内软组织密度结节,恶性肿块的密度表现不均匀;17例术前准确定位以及肿瘤边界清楚,13例术前未确定位置或未准确定位以及边界不清楚;CT诊断正确率为90%。结论CT影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患者易接受,对于预测良性、恶性肿瘤,评估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T影像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放射影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49例患者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经过对三种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分析,明确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够实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但MRI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放射 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影像诊断。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到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进行CT诊断,并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判断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以及CT影像。结果40例患者确诊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38例患者为单发,占比为95.00%(38/40),2例患者为多发,占比为5.00%,共计发现44个结节。10个结节为L4椎体后下缘,占比为22.73%(10/44),6个结节为后上缘,占比为13.64%(6/44),8个结节为L5椎体后下缘,占比为18.18%(8/44),20个结节为后上缘,占比为45.45%(20/44)。结论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在临床中具有较高诊断准率,能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种诊断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腰椎 椎体后缘 软骨结节 CT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老年人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5例中老年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诊断出肺泡性水肿23例,心脏增大42例,间质性肺水肿30例,肺淤血病变8例,胸腔积液40例。结论心源性肺水肿CT表现具有特异性,可利用CT有效提高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率。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肺泡性水肿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误诊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性假瘤医学影像误诊l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医学影像诊断肺炎性假瘤26例中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误诊,误诊率为57.7%。误诊疾病肺癌8例,肺结核5例,错构瘤l例,球型肺炎l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加强沟通,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HN)的影像学(X线平片、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45例59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诊断结果。结果59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Ⅰ期21髋,Ⅱ期38髋。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是37.2%,67.8%及100%。结论MRI与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相比能够更早发现病变,且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平片。

  • 标签: 股骨头缺血坏死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超声影像三维目标对象的分割方法。方法针对我院目前使用的机型为GE730的实时三维超声,将其总体的三维分割算法分为基于结构的分割技术、基于统计学的分割技术和混合技术三大类。结果与结论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和医疗诊断的重要前提,是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医学成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现实。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和研究者可以通过虚拟交互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对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在对人体组织器官和感兴趣区域的分割中,三维分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学超声影像 三维分割技术
  • 简介:摘要癫痫性脑病(EES)是一组与严重的癫痫源性的脑部疾患,伴随进行性加剧的认知和行为障碍。EES发生认知障碍的机制目前尚不甚明了。本文对癫痫性脑病脑功能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尽管癫痫活动可能单独起源于不同脑区,但癫痫活动似乎以综合征的特定的方式进行传播。在部分癫痫性脑病中发现,癫痫的异常放电与脑默认网络的中断密切相关。对于其他类型的癫痫,尚有其他机制认为癫痫异常活动与认知障碍相关,如异常的连接模式及丘脑皮层网络连接的活动受抑。对于功能影像学对于癫痫异常活动的传播机制及对认知功能影像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癫痫性脑病 功能磁共振 神经影像学 WEST综合征 Lennox-Gastaut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在的影像学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应用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94例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灶明显缩小,但是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的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氩氦刀在治疗恶性肿瘤的术中情况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 标签: 氩氦刀 恶性肿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典型结核病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特征以及产生误诊的可能原因,充分发挥CT影像学对肿瘤型肺结核的诊断优势。方法将被我院确诊的41例肿瘤型肺结核患者,当作本文分析主体,通过对其CT影像学征象的观察,总结该病症影像学方面的具体表现。结果所有分析主体依据其CT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分型显示,结果为22例(53.66%)肺部团块型;7例(17.07%)肺部空洞型;3例(7.32%)支气管腔内结节、团块型;5例(12.20%)肺部单发或多发结节型与4例(9.75%)纵隔肺门团块型;其中有32例分析主体被误诊为肺癌,出现78.05%的误诊率。结论临床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应慎重,应注意加强对患者CT影像学的观察与其他检查方式的联合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下结论。

  • 标签: 肿瘤型肺结核 CT影像学征象 误诊
  • 简介:摘要X线平片、CT及MRI能够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种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以MRI最为敏感,可发现0期及Ⅰ期病变,并能预测股骨头的晚期塌陷情况。CT较MRI次之,亦能发现部分0期及Ⅰ期病变。X线平片较差,仅能发现部分Ⅱ期病变。对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原因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行MRI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