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开展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800名入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采取责任护士相对固定的排班模式,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实行母婴床旁护理,健康教育制度化,个体化,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结果增加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升了护士专业价值,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他们自我护理和新生儿照护的能力,将良好的母婴照护延续到家里,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分别由原来的93.73%、90.25%、88.65%,上升到现在的98.46%、94.77%、92.32,生活护理时间由8.27%上升到18.25%,护理书写时间由14.65%下降到9.29%。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评价 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中从加强医院消毒效果的检测、加强医院消毒措施的实施、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抗生素的合理规范使用、医院感染发病率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结果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提高了医院消毒效果检测的合格率,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结论通过讨论分析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医院感染 趋势分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6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动脉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0例成功止血,实验组患者中32例成功止血,实验组止血有效率(97%)和对照组(90.9%)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都可有效帮助产后出血患者止血,但是动脉栓塞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可以更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术 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儿童保健教育开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医院门诊儿童进行保健教育,出院后再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多数儿童对保健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保健教育能力是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必要条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教育计划、内容和措施。

  • 标签: 儿童 健康教育 保健知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山豆根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苦参碱的含量为研究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比较水提醇沉法、60℃酸水浸泡醇沉,pH8-9氨水提取醇沉法、60%乙醇加热回流法等不同工艺的差异。结果60%乙醇加热回流法苦参碱含量较高,苦参碱含量在6.24μg~399.04μg范围里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的回收率为100.08%。结论60%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山豆根药材的提取物中苦参碱含量较高,苦参碱转移率最高,提取方法合理、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大生产提取工艺。

  • 标签: 山豆根提取物 苦参碱 质量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伴随着乳腺癌临床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推广和普及,新辅助化疗已逐渐成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一直缺乏有效、准确和及时的评价方法,单靠传统的常规体检难以满足其临床疗效评价的实际需要。本文旨在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以证实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访视组的150例患儿与非访视组150例患儿在病人满意度﹑患儿及家属心理精神的反应﹑配合手术完成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证实了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效果,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手术。结论对手术患儿应用术前访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手术患儿访视效果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2016年度住院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的病例共计53份,分别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53例病例中,符合利奈唑胺适应症的有44例,使用前行细菌培养的有49例,疗程合理的18例,1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使用利奈唑胺无明确适应症,疗程过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仍需加强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利奈唑胺的临床使用的管理。

  • 标签: 利奈唑胺 临床应用 评价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治疗疾病提出建议,促进妇科住院病人的康复。方法对妇科住院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体质指数、主观全面评价方法等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结果体质指数评价营养不良4.9%,正常47.3%,营养过剩47.8%;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淋巴细胞计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全面评价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1.3%,正常68.75%;营养状况不同,组间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疾病种类的病人间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问题仍存在,营养状况与年龄、疾病种类有关,对病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能促进疾病的营养治疗。

  • 标签: 妇科 住院病人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IGT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糖尿病(DM)发生率为2.4%,而对照组的DM发生率为20%,两组转归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从而降低此类人群DM的发病率。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社区干预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痰液标本涂片镜检与痰液培养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40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与培养,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经涂片镜检与培养后发现,121份不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34.71%;122份可接受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0.33%;97份理想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2.47%。结论痰涂片能够降低培养结果误差,提升痰培养阳性率,与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结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住院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愿意行气囊仿生助产的256例为研究组,以同期相同条件、不愿行气囊仿生助产的264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分别观察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限、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软产道损伤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剖宫产率(9.37%)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P<0.00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限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软产道损伤,不增加阴道手术助产及新生儿窒息,能有效促进自然分娩,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对社区老年哮喘患者FEV1、PE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社区老年哮喘患者,研究例数一共100例,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时间在2018年1月10日—5月2日之间,分为观察组(50例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对照组(50例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分别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及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社区老年哮喘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社区老年哮喘患者的FEV1指标(2.61±0.51)L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EF指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还能改善患者FEV1、PEF指标。

  • 标签: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茶碱 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为研究对象。使用ND一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声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检测结果布机间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三组工人中听力损伤率最高的是布机工,最低的是电机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工厂工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危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时间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52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不包含卡培他滨的药物行一线化疗,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应用卡培他滨行维持治疗,分为对照组(30例,未使用)与观察组(22例,使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0%,较对照组65.63%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轻微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肾损伤。结论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总体耐受性较好。

  • 标签: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60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关节功能及对预后的影响评价。方法选择6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指标、MMSE、ADL、患侧等长收缩最大肌力、随意运动肌力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及WOMA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优良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关节置换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一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之上展开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9.43±2.62)分和(27.65±1.84)分,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心理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一体化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难产并发产道血肿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针对难产并发产道血肿患者,研究具体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包括对患者实施产前护理、产时护理以及产后护理等,对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患者内心的焦虑感以及抑郁感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有效防止对血肿患者处理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患者针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意义。结论强化难产并发产道血肿患者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肿处理后感染发生率与焦虑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与依从率,保证护理质量与效果。

  • 标签: 难产 产道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新生儿喂养在小剂量琥乙红霉素不耐受治疗情况,分析琥乙红霉素的药物特性和临床评价。方法48例不耐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4组别,其中治疗组24例。分别用小剂量红霉素针剂,每次3~5mg/(kg#d)加入5%~10%萄葡糖注射。结论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方面,小剂量红霉素具有有良好疗效。体现出琥乙红霉素来更好的药物特性。

  • 标签: 琥乙红霉素 药物特点 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