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必舒给药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感冒引发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感冒引发咽喉肿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快必舒给药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72h内咽痛肿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不良反应为16.7%,对照组为13.3%,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感冒引发咽喉肿痛的患者快必舒给药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以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快必舒 利巴韦林 感冒 咽喉肿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36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后引起腋下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表现及采用局部及抗结核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36例新生儿接种BCG后淋巴结肿大者,分别给予局部热敷,彻底清创淋巴结切除术和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患儿左侧上臂外侧见到大疤,有的红肿、硬结、局部皮肤痒、不适、甚至溃烂。36例经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新生儿接种BCG后,少数婴幼儿同侧腋下淋巴结会出现异常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形成寒性脓肿并破溃。局部治疗对新生儿接种BCG后淋巴结肿大治疗的效果好、创伤小、风险低、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卡介苗 接种 淋巴结肿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发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为后期开展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阳性乙肝病毒阴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肝损伤恢复时间、肝损伤发生时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肝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肝损伤发生时间短于对照组,肝损伤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数据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肺结核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采用抗结核类药物治疗易引发肝损伤,导致肝损伤恢复时间延长,同时会对肺结核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肺结核治疗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加入适宜的保肝类药物,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结核 乙肝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硫酸镁湿敷降低氯化钾注射液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临床使用氯化钾注射液160例(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均采用外周静脉穿刺,实验组在使用氯化钾注射液后采用50%硫酸镁湿敷静脉穿刺点以上皮肤从静脉滴注开始至结束15分钟,对照组未用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80例血管疼痛的发生率为10%,静脉炎发生率为2.5%,对照组80例血管疼痛的发生率为82.5%,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1.25%,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硫酸镁湿敷治疗氯化钾注射液引发引发血管疼痛及静脉炎,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在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和单核细胞HLA-DR/CD14的变化。结果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TNF-a明显升高,而单核细胞HLA-DR/CD14的表达却明显下降。结论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出现,既涉及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又存在免疫损害,提示从抑制炎症反应、刺激免疫功能双方面来诊治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可行性。

  • 标签: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a 单核细胞HLA-DR/CD1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戈舍瑞林治疗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引发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服用三苯氧胺引发卵巢囊肿的乳腺癌患者70例,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8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戈舍瑞林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三苯氧胺停药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好转率为94.4%,比对照组的70.6%高。观察组雌二醇水平比对照组高,卵泡刺激素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三苯氧胺引发卵巢囊肿的乳腺癌患者戈舍瑞林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和卵巢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卵巢囊肿 戈舍瑞林 三苯氧胺
  • 简介:摘要2013年11月,凌源市发生一起因食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面粉引发家庭食物中毒,5人中毒,2人死亡。本次食物中毒因为属多餐次引发、中毒家庭现场未发现农药并否认近期使用农药,使调查一度陷入僵局,最后由于对现场细致排查,发现面袋堵漏的棉花团有农药味,才使调查迅速终结。本案提示,卫生监督员即要重视开展询问式的流行病学调查,更要重视现场卫生学调查的细节。

  • 标签: 食物中毒 有机磷农药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