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旋切手术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针对2019年1月到2021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8例患有单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微创旋切手术组,其中包含患者128例,传统开放手术组其中包含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总结术前和围术期的相关指标,总结手术之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亦或是病灶的最大径,以及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还有C反应蛋白以及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存在的差异全部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和以往的开放手术组对比,微创旋切手术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亦或是在伤口长度以及伤口进行愈合所需要的时间都有所缩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也随之减少,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血肿和病灶残留发生率就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全部不具备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和乳房外观改变以及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整体的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旋切手术在对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上具备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治疗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旋切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旋切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对医院手术和护理情况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手术时优质的护理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旋切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微创旋切术 B 超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实行个性化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4.55%,研究组1.8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82%,研究组9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行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缩减感染发生可能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 个性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术后的优质护理,探讨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45.00%,观察组的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的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肿瘤患者治疗 依从性及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弹性成像与超声常规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9例确诊良恶性乳腺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对比两组在临床的诊断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效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更高,诊断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乳腺良恶性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萤火虫”技术在乳腺肿瘤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对108例确诊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穿刺活检取样,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萤火虫”技术乳腺肿瘤穿刺活检取样,观察两组患者的取样成功情况和准确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取样成功率(96.3%)高于对照组(9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准确诊断率(90.7%)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萤火虫”技术在乳腺肿瘤穿刺活检取样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准确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超声引导;“萤火虫”技术;乳腺肿瘤;穿刺活检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12-0117-02

  • 标签:
  • 简介:探讨微创切除术治疗副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副乳腺肿瘤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副乳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微创组给予无痕副乳腺微创切除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肿瘤切除情况、并发症、美容满意情况和术前、术后1、7、15d的疼痛情况。微创组手术、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和对照组肿瘤切除个数、手术成功率基本相同(P〉0.05);微创组美容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1、7、15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痕副乳腺微创切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愈合时间,提高美容效果满意率,缓解术后疼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副乳腺肿瘤 微创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微创旋切术及传统切开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微创旋切术在女性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其中行微创旋切术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传统切开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应用于女性良性乳腺肿块治疗中疗效可靠,缩短切口长度,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术 良性乳腺肿瘤 Encor 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恶性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本院7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可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乳腺癌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良性组(82例,82个肿块)与恶性组(28例,28个肿块)。两组患者均需依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计算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检验的准确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7.27%、96.43%、97.5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呈现的单一诊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将两种方式联合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升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与鉴别,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联合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6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3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同一时刻躯体疼痛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06%)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状况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采用NRS2002对123例乳腺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肿瘤分期的关系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  结果:123例患者有120例(97.6%)适用NRS2002,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5.8%,其中入院发生率为27.5%,住院期间新增发生率为8.3%。有营养风险中年龄≥50岁占65.1%,<50岁占34.9%;Ⅲ-IV期患者占69.8%, I-Ⅱ期患者占30.2%。有营养风险患者中,只有34.9%患者接受营养支持,还有65.1%患者没有营养支持,19.5%无营养风险患者却接受了营养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的比例是6.5:1。 43例营养风险的患者只有3例(7.0%)请营养科会诊。  结论:乳腺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容易被忽视,  临床医师少采用营养专科的意见,多凭经验用药,故出现营养支持明显不合理的现象。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疗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回顾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