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抚护理应用于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98 例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 49 例。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抚护理,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格发育各项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标评分都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抚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可以推动新生儿生长发育。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护理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抚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接收的新生儿黄疸88例患儿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参考组(n=44)与实验组(n=44)。参考组选择采取新生儿抚干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行中医穴位抚摩配合干预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指数高于参考组,而胎便转变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参考组;在第3天、5天,参考组新生儿黄疸指数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予以抚配合中医穴位抚摩干预,能有效改善黄疸指数,有助于患儿病情缓解。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中医穴位抚摩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抚护理对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应对方式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随意分为38例观察组和38例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抚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回避和屈服因子比参照组低,面对因子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术后6h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d、2d疼痛程度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应用抚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抚触护理 应对方式 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3-01
  • 简介:目的:探讨抚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指数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抚联合妈咪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及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两组患儿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天,研究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量表(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联合妈咪爱可有效降低黄疸患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行为神经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抚触 妈咪爱 新生儿黄疸指数 行为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接受袋鼠式护理和抚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2022.4-2022.6月我院干预的新生儿66例开展医学观察,以护理模式为基础划分两组,即一般组(一般护理干预)、联合组(袋鼠式和抚联合干预),了解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和神经功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三日,联合组新生儿睡眠质量的优良率是93.9%,显著高于一般组81.8%,p<0.05;联合组新生儿神经功能多个项目的发育评分数据均比较高,p<0.05.结论:新生儿干预中,要首选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护理模式,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新生儿神经功能正常发育,值得宣传。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婴儿抚触护理 新生儿 睡眠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盲法手识骨的效果。方法:通过将本学校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方法的不同将这些学生分为对比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名,对比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法学习骨学知识,试验组学生使用盲法手识骨的方法学习骨学内容,比较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95.294±1.458)分高于对比组(76.168±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盲法手触识骨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实施抚护理对改善其生长发育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出生于我院的新生儿9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展开分组处理,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抚护理干预。将生长发育情况、睡眠质量纳入观察指标,就此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应的体质量、身高、围指标项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每日睡眠时间、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抚护理实施于新生儿中效果明显,利于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加运用。

  • 标签: 抚触护理模式 新生儿 生长发育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在儿歌背景音乐结合抚护理在小儿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术后换药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换药时间、哭闹总时长和疼痛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小儿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中采用儿歌背景音乐结合抚护理,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速率。

  • 标签: 儿歌背景音乐 抚触护理 小儿肛肠疾病 术后换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抚护理+体位护理对于新生儿肺炎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院内收入的66例新生儿肺炎者,随机法分组,甲组采取抚护理+体位护理;乙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作用。结果:甲组的呼吸循环功能指标、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抚护理+体位护理能够改善新生儿肺炎的呼吸循环功能,促使症状消失。

  • 标签: 抚触护理 体位干预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抚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在本院(2022-2024)年1月这一期间,选择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抚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的黄疸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新生儿总有效率90.00%、66.67%,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等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抚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治疗效果及价值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 黄疸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抚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样本总体80例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均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症状,可采取抚护理的干预方法,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适应能力,促进患儿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黄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抚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样本总体80例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均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症状,可采取抚护理的干预方法,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适应能力,促进患儿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黄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针益智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抽取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综合疗法(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益智康复疗法(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62.50%(P<0.05)。比较DQ水平,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DQ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接受针益智康复疗法,可显著改善其智力水平,疗效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囊加力助产术在经阴道分娩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位难产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加力助产,对照组采用徒手旋转胎,比较两组产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加力助产术可以显著提高头位难产中产妇的临床效果,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气囊 头位难产 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产妇进行胎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产钳组与吸引组,每组各44例产妇。产钳组产妇采用Simpson产钳进行低位助产,吸引组产妇采用硅胶喇叭形胎吸引器进行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和严重软产道损伤的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软产道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吸引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胎吸引助产相比,对产妇进行低位产钳助产可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窒息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头吸引 低位 产钳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正>患者男,45岁,诊断为“胰癌”。患者尿黄1年,发作性寒颤、高热、腹痛2月余,伴恶心、纳差、体重下降。腹部CT示:考虑胰癌。收入本院。体查: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未扪及包块,右上腹轻压痛。T37.2℃,P84次份,R20次/分,Bp14/9kPa。完善各项检查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胰癌根治术,手术时间长达9小时,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经抗感染、输血、白蛋白、脂肪乳、胃肠减压积极治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癌 腹腔引流管 胰头癌 颈内静脉穿刺 术后并发症 气管插管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次螺旋CT在胰癌以及壶腹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主要是对39例患者手术病例诊断胰癌以及壶腹癌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其中患者为胰癌为29例,壶腹癌患者为10例。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的年龄是在39到81岁之间。主要是采用SiemensSensation16层CT,进行增强前后多期的扫描。在原始横断面图像基础上结合多层面重建以及其它的处理,对两组基本的多层螺旋CT表进行了总结、比较以及统计CT手术之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病例的CT主要是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壶腹癌瘤体比较小,容易向十二指肠腔突出,中心位于十二指肠腔内。胰癌的中心则通常是在胰腺内。第二是肿瘤和胆胰管以及胰周血管的关系可以清晰的看出。第三是两管靠近多见于壶腹癌,然而两管分离多见于胰癌。胰癌以及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肿块显示率分别为百分之九十六点六以及百分之九十。手术之前诊断确诊率分别是在百分之九十三点一以及百分之九十。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展现胰癌以及壶腹癌的影响特征,对手术之前诊断以及分期有着比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胰头癌 壶腹癌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针益智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抽取 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 40例接受综合疗法(对照组),另 40例接受针益智康复疗法(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62.50%( P<0.05)。比较 DQ水平,治疗前 P>0.05,治疗后,研究组 DQ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接受针益智康复疗法,可显著改善其智力水平,疗效明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