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产后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 64例产后产妇,按照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32例产妇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2例产妇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 33.68±3.90)分钟,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 56.80±8.50)分钟,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早, P<0.05;从尿潴留发生率上来看,研究组为 6.25%( 2/32),对照组为 25.00%( 8/3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促进产后排尿,对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有利,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产妇 产后 尿潴留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外籍初产妇的连续助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产程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新生儿的护理等。经过连续助产护理,母婴结局良好自然分娩后三天出院。

  • 标签: 连续助产护理 外籍初产妇 人文关怀 母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2月 -2019 年 5月 某 医院收治的 80例高危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139.6±25.4)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50%( 1/40);对照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210.5±31.7)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2.50%(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在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 97.50%( 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 90.00%( 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产妇 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 88例剖宫产产妇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理压力的改善价值。 方法:纳入剖宫产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产妇就诊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均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 回顾性分析88例剖宫产产妇成人压力测量量表评分、临床护理有效率。 结果:护理后,88例剖宫产产妇成人心理压力测量表评分( 19.17±1.08)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P<0.05); 88例剖宫产产妇临床护理有效率 96.59%,明显高于无效率( 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理压力的改善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馨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其随即均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各41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调查组产妇采取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孕妇产后24h内的出血量以及总产程。结果:调查组产妇总产程为(7.12±1.27)h,产后24h出血量为(146.72±9.36)ml,低于对照组的(9.31±1.44)h、(184.36±12.3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中,采取温馨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并且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和危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娩 温馨助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护理支持对产妇的影响。方法: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妇产科于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6月收治的顺产产妇,共计 100例。 50例分设观察组,开展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支持。结果:两组产妇经由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相在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于产妇分娩中开展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护理支持,在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程度上,与护理有效率上,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可推广。

  • 标签: 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 护理支持 产妇 影响
  • 简介:【摘要】从胎盘脱落到产妇的各个身体任何部位(乳房除外)康复或达到未怀孕前的状态,大概需要6至8周,并且这种情况持续存在,通常称为产褥期。产后产褥期不仅是长时间的恢复期,而且还是新生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它会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现代的孕产妇保健方法尚未达到最适合特定孕妇需求的水平,并且可能增加产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产后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明确表示,医院有设施可为出院后的孕妇提供持续治疗。延续护理表示使用不同类型的护理活动,以便患者可以在不同部门和医疗环境中实现不同级别的协调和持续康复护理。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的扩展,延续护理为当地医院的孕妇提供科学长期的护理,保证孕妇产后能够健康生活。本文档介绍延续护理所包含的背景信息和护理指南,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从组建跨学科产后延续护理团队、制定规范的电话随访流程、践行多元协同护理模式(CCM)以及倡导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等方面对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形式延续护理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延续护理 产妇产褥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产后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64例产后产妇,按照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产妇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产妇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33.68±3.90)分钟,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56.80±8.50)分钟,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从尿潴留发生率上来看,研究组为6.25%(2/32),对照组为25.00%(8/3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促进产后排尿,对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有利,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产妇 产后 尿潴留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产前检查及正常足月分娩的初产妇3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产后6周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孕28周基础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50%(13/200),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67%(22/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产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抑郁症 产后 产妇卫生保健服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围生期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产妇剖宫产57例,自然分娩143例,分娩过程中无异常情况。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不属于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针对该类产妇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妊娠 围生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房舒适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产科门诊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采取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正常组。其中干预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正常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分娩结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剖宫产率情况等方面均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凸显(P均

  • 标签: 舒适护理 妊娠结局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在活跃期晚期采用双膝跪位、第二产程采用McRobert体位干预对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McRobert体位.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采用特殊体位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且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

  • 标签: 持续性枕横位 枕后位 双膝跪位 McRobert体位 分娩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及舒适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2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根据产妇的意愿采取半卧位、侧卧位、蹲位、坐位等自由体位,接生时采用半卧蹲坐位。对照组产妇采取床头抬高30°的截石位分娩。比较2组第二产程的长度及产后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产后双下肢酸痛、麻木不适较对照组显著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缓解分娩体位的不适。

  • 标签: 第二产程 体位 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潜伏期情景模拟宣教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分娩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及宣教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潜伏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焦虑程度、分娩方式、分娩依从性、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住院满意度。结果:指导后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和分娩方式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及宣教指导,并进行潜伏期情景模拟训练,可以降低初产妇焦虑程度及产后2h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分娩依从性和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初产妇 潜伏期 情景模拟宣教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胎膜早破产妇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9年 6月-2020年6月于某院接收的胎膜早破产妇中随机挑选9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分析,实验组的满意率93.5%高于对照组的67.4%,实验组的护理干预效率91.3%优于对照组的69.6%,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全面产科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减少和减轻产妇产后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情况均有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胎膜早破 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本院130例孕产妇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的孕产妇采取普通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剖宫产、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以及产后出血情况和生产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在护理之前不具有可比性,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炎率以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孕产妇,P<0.05,二者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产科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科心理护理 孕产妇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进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高症产妇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推拿 穴位按摩 产后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按剖宫产先后次序将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10~20h拔除尿管,对照组产妇24~48h拔除尿管。比较两组产妇承担母亲角色、自行排尿、泌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承担母亲角色、自行排尿、泌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能够使产妇更好地承担母亲的角色,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