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表明,毛竹受毛竹黑叶蜂危害后,竹叶中单宁含量随着危害的加重显著增加,干物质单宁的含量由未受害时0.386mg/g增加到重度受害时的0.553mg/g;总酚含量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呈显著下降趋势,由未受害时3.763mg/g下降到中度受害时的3.126mg/g,再下降到重度受害时的2.653mg/g;竹叶中黄酮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由未受害时2.631mg/g增加到重度受害时的3.658mg/g。试验得出:毛竹受毛竹黑叶蜂危害后竹叶中单宁、总酚、黄酮含量变化均属于毛竹受害后的生理应激反应。

  • 标签: 毛竹黑叶蜂 危害 次生物质
  • 简介:在一种新农药的药效试验中,我们常根据防效来确定最佳用药量(姑且称之为"药效确定法"),或凭经验,认为只要防效达到80~100%,就断定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忽略了这样的用药量是否经济合理。Hillebrandt(1960)第一次将边际分析理论应用到害虫防治上来。当药剂处理的追

  • 标签: 边际分析法 用药量 次将 确定法 生产函数 害虫防治
  • 简介:通过对木荷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描述,并针对南昌地区采用木荷作为生物防火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探讨,并对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安排统筹规划,得出结论:木荷植被在南昌地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防火优势,科学有效的种植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木荷 防火林带 人工技术 效果
  • 简介:介绍山苍子油的提取方法与主要成分柠檬醛的分离方法,阐述山苍子油及柠檬醛的抑菌、抗氧化作用等活性研究现状;并对柠檬醛抗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为植物源抗菌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山苍子油 柠檬醛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 简介:生物灾害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灾害预测是减灾的重要措施。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一个预测生物灾害的数学模型,通过输入历史和现时的影响某种生物灾害的数据,可预测这种生物灾害发生的强度。

  • 标签: 生物灾害 模糊数学 预测 模型
  • 简介:锈色粒肩天牛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我国城市园林和行道树绿化造成了重大威胁。为研究并防治该物种,不少学者针对锈色粒肩天牛开展了大量研究。笔者从生物学特点、防治技术、风险评估等方面对锈色粒肩天牛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为锈色粒肩天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锈色粒肩天牛 有害生物 研究现状
  • 简介:测定10种生物源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地观察家蚕中毒反应症状。对其毒性分级:抗生素类杀虫剂中,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属于剧毒级;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中,虫酰肼属于剧毒级,氟铃脲、吡丙醚属于低毒级;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中,杀虫单属于高毒级;植物杀虫剂中,印楝素和苦参碱属于低毒级;微生物杀虫剂中,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剧毒级,苏云金杆菌属于低毒级。同时,虽然同属于生物源农药大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甚至是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处理家蚕后中毒表征也存在明显差异;而出现相同的中毒反应症状的家蚕,所对应药剂的作用毒理并不一定相同。

  • 标签: 生物源类农药 家蚕 毒性评价
  • 简介:为了探讨棉花主要成分——棉酚、槲皮素、单宁和Bt毒素(Bt棉)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种群发展的影响,采用人工饲料将各成分饲喂棉铃虫,观察其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下,棉酚和槲皮素对棉铃虫的龄期、虫重、蛹重和繁殖力等生物学指标影响较小;单宁和Bt毒素能够显著增加各虫态死亡率、延长发育历期、降低单雌产卵量,从而抑制棉铃虫种群的发展。

  • 标签: 棉铃虫 棉酚 槲皮素 单宁 BT毒素 生物学指标
  • 简介:本文从看麦娘在红花草田的发生规律、繁殖能力、草籽在土层中的分布、出苗深度及种籽发芽习悱等几个方面,对稻(?)稻(?)绿肥田中的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看麦娘 生物学特性 防治
  • 简介:2014-2017年,对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袋蛾(ChalinlarminatiHevlaerts)的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袋蛾在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中偶然发现了蜡彩袋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袋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对蜡彩袋蛾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的控制作用。

  • 标签: 蜡彩袋蛾 生物学 生态学 绒茧蜂
  • 简介:稻瘟病的发病程度在年际间常呈一定的周期规律,如若能根据历年发病资料,找出发病的周期性,从而作出长期趋势预测,对于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提高经济效益,无凝是重要的。本文采用逐次方差分析周期外推,对婺源县稻瘟病发病程度进行长期趋势

  • 标签: 发病程度 方差分析 发病资料 婺源 外推法 超长期预报
  • 简介: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由于常年防治水稻二化螟以化学农药为主,不但污染了环境,影响了稻米质量,还导致二化螟抗药性的产生。为探索生物农药短稳杆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多点试验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好,每公顷用量1500mL平均防效85%以上,可与48%毒死蜱、20%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媲美,可在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农药 短稳杆菌 二化螟 防治效果
  • 简介:为了解遵义市主要特色经济林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发生情况、分布范围,累计调查全市主要特色经济林品种23种,有害生物种类48种,其中病害22种,虫害26种(食叶害虫21种、蛀干害虫3种、果实害虫2种)。针对遵义市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与主要特色经济林的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措施,为特色经济林的健康生长和发展提供指导。

  • 标签: 经济林 遵义市 有害生物种类 防控建议
  • 简介:介绍生物肥的作用机理及主要特点,从对经济林的土壤性质、养分吸收、生长及生理特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阐述生物肥的作用效果,并指出生物肥的施用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从功能菌株在土壤和根际的定植规律、作用机理及其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提出微生物肥料在经济林中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生物肥 土壤性质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 简介:对受松突圆蚧不同程度危害的马尾松家系主要次生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针叶的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显著高于高感的马尾松家系(439、469、458),不同抗性马尾松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不同抗性的马尾松家系,其受害后,针叶中主要次生物质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与未受害相比,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差异较大;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主要次生物质含量增加幅度达100%以上,极显著高于高感马尾松家系。说明针叶中主要次生物质含量高低与马尾松家系的抗虫性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松突圆蚧 马尾松家系 抗性 次生物质
  • 简介:稻水象甲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 标签: 稻水象甲 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