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都是以测站点展绘碎部点,由于展绘测站点存在误差,故直接影响到碎部点精度.为此,提出了直角坐标测法.该法根据仪器安置在测站上测算得到的碎部点坐标归算到以坐标方格网交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应用有刻度的直角板展绘碎部点.通过精度分析,认为这种方法可有效的提高碎部点点位精度.

  • 标签: 直角坐标测绘法 点位精度 测站点 碎部点
  • 简介:介绍了利用数字航摄相机(DMC)获取的影像制作1:2000地形图的试验方法与步骤,经过某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后,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 标签: DMC HELAVA JX4
  • 简介: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EPSW/H电子平板系统应用于数字化测绘的人员与硬件配置要求;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及编辑处理、内业数据处理及成图的经验;成图精度情况。

  • 标签: 电子平板 数字化测绘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编辑
  • 简介:简述了CBE理论体系中的DACUM方法的优越性,分析了现行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确定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运用DACUM方法教学的突破口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测量学 教学改革 DACUM方法
  • 简介:近几年,浙江省测绘大队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经营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品牌意识以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显著成效。将来,该队将通过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调整 产业结构 经营 内部管理 企业改制 现代企业制度
  • 简介:蓝屋顶矿区位于广东省连平县东北九连镇,紧邻重要的多金属矿锯板坑矿区,即南岭成矿带中的瑶岭—石人嶂—梅子窝—大吉山—锯板坑钨矿带的东端,该钨矿带是南岭地区最为重要的成矿带之一,以大量出现"五层楼"式脉状钨矿床为特色。成矿预测勘查和化学异常调查表明,蓝屋顶矿区与锯板坑矿区的多金属矿化类型和脉石矿物组合类似,可能具有"五层楼"模式。

  • 标签: 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蓝屋顶 广东
  • 简介:本文介绍影响矿井采掘工程设计的主要地质因素,为解决这些因素对设计带来的不利情况,要在设计之前及设计的实施中采取措施,处理原设计与客观实际不吻合的地方,从而达到预定的设计目的。

  • 标签: 地质因素 工程设计 处理措施 矿井采掘 采取措施 设计目的
  • 简介:根据秭归县幅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于地质灾害现状,选取评价区内致灾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定量评价,将秭归县幅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3个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为当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 标签: 秭归县幅 地质灾害 因子 信息量模型 易发性
  • 简介:本文是在三年的野外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对新城—黄陂断裂带西北端的构造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本区发育韧性及脆性两套大的断裂构造系统,其中后期脆性构造新城—黄陂断裂带与该区金矿关系密切,为主要导矿构造。

  • 标签: 韧性剪切带 新—黄断裂带 金矿 新城—沙河店 浅色片岩
  • 简介:据悉,澳大利亚2010年版1:100万无缝平面地质数据库日前正式启用,用户可登录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官方网站(http://www.ga.gov.au)的MapConnect栏目进行在线浏览和查询。

  • 标签: 地质数据库 澳大利亚 平面 无缝 出版 官方网站
  • 简介:本文从资源因素、煤储层因素及保存因素三个方面对沁水盆地和顺区块太原组15#煤层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顶板岩性和上覆盖层累厚度对煤层气的保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与含气量相关性强;(2)构造对煤层气富集有较大的影响,距离断层/陷落柱越近,煤层保存条件越差,煤层含气性越差;(3)埋藏深度对渗透率、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对煤层气含气量成明显正相关,反映埋深对煤层气选区评价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对埋深单因素的评价标准应适当放宽。

  • 标签: 煤层气 富集 控制因素 和顺区块
  • 简介:为了合理开采金矿资源,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解决矿山用水等问题,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提出矿山供水水源方向,为矿山的设计、生产提供依据。

  • 标签: 矿坑涌水量 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 矿山供水水源
  • 简介:2013年湖北省地矿局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三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推动全局突破、转型、改革、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2014年省地矿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在荆楚富矿行动上寻求突破,在民生地质上积极拓展,在新型矿业上加快转型,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在科技人才上不断提升,在作风建设上树立形象,全面推进地质事业转型发展。

  • 标签: 一体两翼 三项重点工作 地质 转型发展
  • 简介:针对鹤壁矿区瓦斯地质条件,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埋深增加导致二1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增大,并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重要影响;地质构造尤以断层对二1煤层走向瓦斯的赋存及分布起着区域性控制作用,是造成二1煤层瓦斯分布不均衡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二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矿区瓦斯灾害预测及防突技术选择提供基础和依据,有利于促进矿区安全生产。

  • 标签: 二1煤层 瓦斯 突出 埋藏深度 地质构造
  • 简介:就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结合场地环境地质条件及东干渠工程特征(隧洞及盾构井),阐述东部地面沉降带、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及施工降水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重点分析评价东部地面沉降带、’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地质问题对东干渠工程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技术对策。

  • 标签: 南水北调 环境水文地质 东部沉降带 垃圾填埋场
  • 简介:对桂中坳陷DS1井岩心裂缝方解石脉体样品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气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以及岩石热声发射最高古地温测定,结果发现裂缝脉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97~225℃,部分流体包裹体为含甲烷盐水包裹体;中泥盆统样品最高古地温约为210~240℃。结合DS1井一维地层埋藏—热演化成熟史模拟和裂缝方解石脉形成温度—深度及期次研究,表明在距今230Ma时应堂组和东岗岭组一段碳酸盐岩地层热成熟度Ro达到3.0%~3.5%,处于高演化过成熟干气阶段;应堂组和东岗岭组一段裂缝方解石脉形成的深度约在4000~7500m,形成的地质年龄在距今230—1Ma。研究认为在距今230Ma以来的印支期—喜山期地层抬升剥蚀过程中,发生了多期的裂缝方解石脉的形成和对保存条件的改造。由此推测印支期抬升剥蚀以来多期构造运动、多期次的裂缝形成及成脉古流体活动可能已对该区原有的天然气藏的保存条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桂中坳陷 泥盆系储层 裂缝方解石脉 流体包裹体
  • 简介:上海市宝山区(县)地籍测绘与管理现状分析王鸿龙,葛智敏(西安地院测量系西安710054)(上海市宝山区规划土地局上海)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上海市宝山区(县)自1989年起,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开展了土地测量和地籍调查工作。几年来.共测绘覆盖全县大陆...

  • 标签: 管理现状分析 地籍测绘 地籍图 地籍测量 宝山区 界址点坐标
  • 简介:提出了基于不同测绘软件间数据转换的原因和必要性;结合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EPSW97(或98)与GTC2000,EPSW97(或98)与CASS4.0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对测绘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历史数据更新等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测绘市场 测绘数据 历史数据 UGIS GIS前端数据 数据转换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电子技术等的发展,测绘仪器产生了巨大进步,相应的技术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现代测绘仪器及技术的新的体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矿山测量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并就其发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现代测绘仪器与技术 矿山测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