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低渗透砂岩的优质储层中发育残留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当埋深较浅、压实作用较弱时,原生孔隙易保留。另外,孔隙流体中的绿泥石等矿物结膜于碎屑颗粒之上,提高了抗压实能力,有利于保存原生孔隙;在成岩过程中,长石和岩屑等颗粒被溶蚀,由于这些不稳定颗粒含量较高,所以会形成较好的次生孔隙带;在酸性孔隙流体条件下,方解石等胶结物被溶蚀同样会形成次生孔隙带;裂缝的发育受岩性、褶皱和断层等影响,当砂岩致密硬脆时,断层两盘常发育裂缝带。

  • 标签: 低渗透 砂岩 储层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墨尔本开敞空间的数量、分布特点,开敞空间策略,并重点说明了墨尔本开敞空间中的城市内外公园特点、分布状况及规划问题等。

  • 标签: 开敞空间 公共开敞空间 可达性 墨尔本
  • 简介:摘要:通过统计分析1980年-2019年的国家一般气象站40年和20010年-2019年区域自动站10年的风向风速资料,分析大风的气候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易县大风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月份变化、日变化以及区域变化,大风基本出现在春季比较多,3月份较多,下午至夜间较多,在山区风口较多。大风天气的产生有不同的天气形势背景。

  • 标签: 大风空间分布气候特征风向风速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聂拉木县气象站2005~2019年冬季降雪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冬季降雪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聂拉木县近15年冬季降雪日数一共出现降雪日数263d,平均降雪日数为17.5d;冬季降雪日数最多年份为2019年,降雪日数达31d,最少年份为2006年,降雪日数为8d;聂拉木县冬季小雪出现频率最高,小雪日数占冬季降雪总日数的51.71%,暴雪日数次之,占18.25%;聂拉木县冬季降雪日数最多的为2月份,该月累计出现降雪日数140d,占冬季总日数的53.23%;近15年的降雪日数总体呈略微增加变化趋势,平均每年约增加大约0.08d左右,增加趋势不明显。聂拉木县近15年冬季降雪量累计值为1860.9mm,冬季平均降雪量为124.1mm,冬季降雪量最多值与最少值之间相差423.2mmm,前者是后者的12.78倍,冬季降雪量年际间分布不均。聂拉木县冬季暴雪降雪量最多,占冬季总降雪量70.34%。冬季降雪量最多的月份为2月份,该月累计出现降雪量为1007.2mm,占冬季总降雪量的54.12%,近15年聂拉木县降雪量总体呈增加变化趋势,平均每年降雪量约增加大约7.3mm左右,增加趋势比较显著。

  • 标签: 聂拉木县 降雪日数 降雪量 特征
  • 简介:摘要在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视肌理视觉的特征,其发展前提条件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正是有了这一后备保障,所以才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肌理视觉的角度对建筑立面的相关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建筑立面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肌理 立面设计 表皮化趋势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人们拥有汽车的数量也在增加,汽车的使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故障,这就需要对汽车进行维修。本文主要就汽车维修的显著特征以及维修技术发展趋势加以阐述,然后就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优化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汽车维修 技术发展 技术特征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和差热法对吉林长白明矾石进行分析,研究了矿物粒度对DTA曲线上脱水吸热峰的影响以及与焙烧的关系,脱水温度随粒度的增大而上升。

  • 标签: 明矾石 粒度 焙烧
  • 简介:摘要:中国的煤矿多是通过井工方式开采,而中国的煤层大多经受了地质构造作用,开采时很容易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主要有水害、瓦斯灾害、顶板灾害及地表沉陷灾害。在很多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还会引起一些附加灾害,对矿井的破坏力极大。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防范。为了更好地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防范,应该认识到煤矿地质灾害的特性。本文围绕着煤矿地质灾害的特性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一些防范措施。

  • 标签: 煤矿 地质灾害 特征 防范
  • 简介:【摘要】近期,在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收到一件绿色竹节知了造型挂件,经常规宝石学测试及红外光谱分析,此样品为一件经过染色处理的和田玉。染绿色和田玉仿翠青玉随着翠青玉市场价值的攀升而出现,而且外观具有极大的迷惑性,望广大商户和消费者多加注意。

  • 标签: 和田玉 翠青
  • 简介:摘要:信阳市1980-2020年近40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象资料为基础,进行分类汇总、距平处理后,对各气象要素做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信阳的气候变化主要特征为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日照时数明显下降,1990年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2)气温年际差异较大,上升幅度为0.10℃/10a,1993年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主要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震荡周期:3—5年、16—17年和30年以上。在16—17年周期上,存在2个较明显冷暖交替周期,1980—1986年间为偏暖期(1982年前后最暖)、1987—1995年间为偏冷期(1992年前后最冷)、1996—2007年间为第二个偏暖期(2001年最暖)、2008—2020年间为第二个偏冷期(2012年前后最冷)。17年、4年分别是气温变化的第一、第二主周期,30年以上可能是真正的第一主周期,但需更长时间序列资料来验证。(3)降水年际差异较大,呈显著地周期性波动变化,多雨期和少雨期大致交替出现。年降水量主要存在2个周期:4—6年、15—20年。在一次大的降水量年之后几年降水量大量减少。1980—1985年呈下降趋势,1985—2005年又呈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多雨少雨期交替明显。降水的小波方差图中存在两个峰值,6年为第一主周期,15年为第二主周期。(4)年日照时数总体呈阶梯状下降变化,下降速率为-11.9h/10a,年日照时数年际间差异达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智慧矿山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之上,结合矿山科学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完成矿山企业所有信息的精准适时采集、网络化传输、数据规范化集成、可视化展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服务。由山西维度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矿山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共享体系,集安全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办公平台,实现矿山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生产、指挥与调度,方便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实时掌握现场的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一线的实时掌控,有效地做出决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智慧矿山的概念、建设构架及应用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智慧矿山 特征 实现途径
  • 简介:摘要:金矿赋矿围岩为巨厚的新元古代浊流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系。区内目前发现的金矿床按矿体产出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有“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2种类型。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坑头背斜两翼的层间滑脱带内,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隐伏的逆冲断层中。本研究拟以造山型金矿的观点,研究坑头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成因。

  • 标签: 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类型分析
  • 简介:摘要: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其会给煤矿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煤矿企业要注重对地质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由上述分析得知,煤矿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开采作业破坏了原有地质体的平衡,在实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现象。要想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开采前的地质勘察工作,并结合地质勘察结果选择适宜的回采方式,同时还要注意对煤层中瓦斯的抽采,以此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 标签: 煤矿地质灾害 特征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汽车的人口数量呈现迅猛增长之势,我国的汽车产业也在快速蓬勃发展。汽车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与创新,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无论是在汽车制造、销售还是维修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到汽车本身的使用性能,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汽车作为一种消耗品所面临的问题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定期进行汽车维修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必要之举。

  • 标签: 我国 汽车 维修技术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呼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69a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以及区域站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呼玛县出现极寒天气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统计分析了极寒天气出现时间、日数、最长持续日数、历史极值排序以及极端气温长年代变化。结果表明:呼玛县极寒天气出现在12月上旬至次年的3月上旬,主要集中时段12月下旬到1月下旬,1月中旬出现最多。全县共出现极寒天气328次。发生极寒最多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2000年到2009年明显减少,2010年以后有增多的趋势。发生频次最高的是1月(占62.8%),其次是12月(占20.4%),3月最少(占0.6%)。文中对2023年1月20日—29日各乡镇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特别是白银纳乡出现-50.0℃,突破历史极值。

  • 标签: 极寒  最低气温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德令哈地区1981年1月-2021年12月近41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Angstrom-Prescott模型计算德令哈地区太阳总辐射,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德令哈地区总辐射年际、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令哈1981-2021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2987.8h,年太阳总辐射量5952.85MJ/m 左右,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最大,秋季次之,冬春季变化较小;总辐射年际变化亦呈下降趋势,2011-2021年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将1981-2021年德令哈地区太阳总辐射按每10a划分为4个阶段,德令哈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逐月最大值出现在3月、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德令哈地区1981-2021年年总辐射和四季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德令哈地区年总辐射未发生突变;进入汛期,受降水天气影响,太阳辐射略有减少,夏季各月太阳总辐射能总体变化不明显,为全年次高值,德令哈地区为二类太阳能丰富区,降水偏少,晴天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在3000h以上,因此太阳能利用时间长,所产生效益也相应更大,是光伏产业可综合开发利用较高的地区。

  • 标签: 日照时数 太阳总辐射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石雕是在石料上雕刻各种图形、图案、造型的艺术形式,石雕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以及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等。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石雕艺术已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石雕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极具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对石雕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有利于石雕艺术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 标签: 石雕 艺术特征 文化传承
  • 简介:摘要:鄂南传统民居风貌特征代表了中国南方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装饰、文化信仰和社区传承等方面,阐述了其丰富多彩的特征,并着重分析了这些特征的传承方式和意义。研究发现,鄂南传统民居的风貌特征不仅在建筑上有所体现,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家族、社区和节庆活动等途径得以传承和弘扬。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鄂南地区的文化传统,促进其文化保护与传承。

  • 标签: 鄂南传统民居 风貌特征 传承研究
  • 简介:摘要:禄丰市境内出露温泉与活动断裂空间组合关系密切,泉点多沿活动断裂构造线的分布。以活动断裂为中心,可将区内水热活动带从东至西划分为四个水热活动带,即罗茨-易门南北向构造水热活动带(Ⅰ)、禄丰南北向构造水热活动带(Ⅱ)、绿汁江南北向构造水热活动带(Ⅲ)、何家庄西北向构造水热活动带(Ⅳ)。区内丰富的大气降水沿断裂通道进行深循环,并从围岩中吸取热量形成热水,在相应水力压差和密度差的条件下往上运移,形成温泉。

  • 标签: 地热发育规律 地热发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