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秦岭北麓地处秦岭分水岭以北、渭河以南的陕西省境内属黄河流域,人口密集,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之一。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区域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文章对秦岭北麓近年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做进一步探讨,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

  • 标签: 秦岭北麓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以历史资料和站点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衡水市水资源在时空尺度上分布特征,并对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市降水资源时间上年际变率大,在空间上呈由东向西递减分布,水资源时空分异强烈;水资源脆弱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一致。衡水市水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均不足,有必要加强水资源科学保护和科学调配。

  • 标签: 水资源 降水量 衡水市 脆弱性
  • 简介:一、农业用水受到限制,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量逐年递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迁安市近期提出建设“中等城市,钢铁迁安”的奋斗目标,将

  • 标签: 水资源 农业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 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
  • 简介:通过对沈阳市浑南区水资源评价成果以及现状用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各部门不同水平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对各行业用水做了科学的规划和配置,并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提出建议。为沈阳市浑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水资源 需水 供水 配置 规划
  • 简介: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需要一定量的水资源作支撑,在缺水地区的城市大规模地兴建河道景观工程,助推了水资源配置以城市为中心,要防止进一步扩大水资源配置中的城乡差异,合理地进行规划、配置水资源,以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标签: 河道景观工程 助推 水资源配置 以城市为中心
  • 简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本文在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性进行了科学界定和归纳.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的规模,它具有明显的空间内涵和时间内涵;综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分为经验估算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复杂系统分析方法;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水资源承载能力 概念 评价方法 展望
  • 简介:资源供需平衡是规划水资源,了解辽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在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探讨本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演化特征,规划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 标签: 供水量 需水量 平衡 辽阳市
  • 简介: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河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对灌溉水量进行调控,使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黄淮海平原,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泾惠渠、新疆五家渠等灌区的实践表明,实行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防治灌区盐碱化、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的根本途径。建议适当减少引黄水量,黄淮平原可不引黄发展井灌;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灌区对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合理利用。

  • 标签: 灌区 土壤盐碱化 次生盐碱化 地下水埋深 地表水—地下水关系 防治
  • 简介:1水资源概况河南省地处南方湿润和北方干旱地区的过渡带,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从1400mm减至600mm,700mm等值线横穿河南省中部。全年降水量的60%~70%主要集中在6~9月,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2.3倍。据80年代初水资源初步评价,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31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04.7亿m~3,扣除两者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13.6亿m~3。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38m~3,公顷占有水资源量为6060m~3,均

  • 标签: 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需矛盾 水质污染 对策
  • 简介:取用水合理性分析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造纸项目作为污染重且耗水大的行业,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就造纸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取用水合理性中所涉及的国家产业政策、取用水源与当地水资源管理相符性、用水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造纸项目 水资源论证 取用水
  • 简介:本文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型.这个模型可根据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土资源组合条件,合理组织农业生产的诸要素,通过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杠杆,对灌区的各种土地利用规模、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等进行合理配置,使得该研究区内的农业水资源利用在3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改进:(1)在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研究了水价变化对农业生产、农民收人和对井渠双灌的促进作用;(3)探讨了水价与各种节水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水价条件下各种节水措施规模、节水量和投资效益的定量描述.

  • 标签: 市场经济 农业水资源 高效利用 引黄灌区 水价调整 模型
  • 简介:海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水资源配置问题的独特性,在水资源配置方案中,呈现出多阶段、多层次、多目标、多决策主体的特点,使得水资源配置模型难以确定并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性。本文研究了适合于海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所需的评比指标,对层次分析法加以改进,结合海南省水资源配置问题的决策要求,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优化计算,最终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水资源配置 权重 层次分析法
  • 简介:一、长江口北支规划整治工作的历史回顾长江口北支历史上曾经是入海主泓,但自十八世纪以来逐渐地萎缩。特别是1958年通海沙和江心沙围垦,以及1970年江心沙北汊的封堵,使北支上游的徐六径河段由原先的13km缩窄至5.7km。长江口北支上段与长江的主泓呈90°交角,北支的入流条件明显恶化,径流作用

  • 标签: 长江口北支 综合治理研究 水土资源开发 沿江地区 启东 崇明
  • 简介:吉林省是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省份,95%以上的水能资源分布在东部山区,是发展东部山区经济的一大优势。全省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32.31万kW,年发电量124.20亿kW·h。中小水电可开发容量为255.91万kW,吉林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农村水电工作,并把农村水电建设列为农村的基础设施来抓,以此推动东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奔小康。

  • 标签: 水能 创新方法 资源管理 农村水电建设 农民脱贫致富 东部山区
  • 简介:松嫩平原沙区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的嫩干中下游、松干上游的河漫滩沙区中残余阶地,总面积127.65万hm^2。沙区存在水旱灾害、风蚀、盐碱、湿地萎缩等自然灾害,以及污染、用养失调、土壤肥力下降等人为不利因素。文章提出了通过采取工程、农业、草原等改良措施,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与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合理利用沙区水土资源的目标。

  • 标签: 松嫩平原 河漫滩 利用改良
  • 简介:本文概述了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列举了一些与水相关的环境问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水利发展思路应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观点。

  • 标签: 陕西 水资源管理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大凌河流域是辽宁省一个干旱缺水的流域,充分研究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在对大凌河流域的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可持续利用 挑战 对策
  • 简介:资源短缺是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以许昌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为例,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定额法对需水量进行预测。以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基础,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根据水资源取用方式、工程方案及各种水量需求等,利用MIKEBASIN建立水资源配置模型,对许昌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模拟,通过三次供需平衡分析,得到不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配置方案,最终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水资源结合南水北调、引黄调蓄、中水回用等多模式联合调度,可以满足许昌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用水需求,对未来许昌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水资源 联合调度 合理配置 供需平衡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