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研究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的运行规律,对制定粮食生产发展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VAR模型常用于多个相关联的时间序预测,它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系统内部所隐含信息实现对时间序列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并能揭示关联时间序列之间的联系。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进行预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2.0850%和0.8928%。

  • 标签: 粮食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 VAR模型
  • 简介:实用电路的设计,无疑是对高职学生理论用于实际能力上的挑战.通过对"数字式电控电路的设计",在说明其实用功能的同时,更着重系统地分析了电路的全部设计分析过程.此外,还留有一定的电路性能改进的余地和说明;以对学生在数字电路设计能力和思维开拓的提高方面予以引导和帮助.

  • 标签: 产品 日产量计数显示器 包装识别电路 电路设计 数字式电控电路 十进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以苹果种植为例,研究了普通有机肥料、沼渣和精制有机肥料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料可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及产量,适当施加精制肥料时这种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 标签: 有机物肥料 农作物 品质 质量
  • 简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开展甘蔗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对比试验,探讨机械化种植对甘蔗产量、蔗糖分及抗旱性的影响,评价机械化种植的甘蔗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机械种植具有促进甘蔗早萌芽、早生长、有利于蔗茎纵向生长而提高单茎重的生长效应,蔗茎产量、亩含糖量分别较人工种植提高36.16%、38.06%,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机械种植对分蘖、茎径、有效茎数和甘蔗蔗糖分的生长效应与人工种植差异不显著。对10-12月份的切叶自然失水速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单株绿叶数作抗旱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机械种植的抗旱性不及人工种植。

  • 标签: 甘蔗 机械种植 蔗茎产量 甘蔗蔗糖分 抗旱性
  • 简介:1889年云南蒙自开关改善了个旧大锡外售条件.自开关起,大锡出口量总体见长,但大锡产量有限增长并非因为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技术革新,而是由于市场需求刺激下的扩大生产成本投入.影响个旧大锡产量最关键的因素是落后且成本巨大的土法生产,然而为数众多的私矿矿主的资金数额和经营规模决定了其无力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此外,人事管理落后和工人待遇低下,也对大锡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 标签: 蒙自开关 个旧锡矿 大锡产量 锡矿经营
  • 简介:摘要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加快,作为水稻生长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收获压力变大,使生产中出现伤粮、落粮现象,造成减产。针对以上问题对水稻的不同收获时期、收割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稻谷含水量处于下降趋势,9月18日含水量为26.5%,10月12日下降到14.2%左右,不同时期直收和割晒两种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千粒重基本稳定在24.4g,产量基本稳定在502kg/亩。

  • 标签: 收获时期 收获方式 千粒重 含水量 产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气温升高、降水不规律等气候变化因素,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了显著影响。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具体证据,展示了气候变化对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我们还探讨了可能的适应策略和农业管理措施,以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强调了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供应的潜在威胁。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作物 产量 质量 适应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各处理产量结果,‘郑单958’以密度为96000株/hm2株,施肥量为N450kg/hrn2、P2O5270kg/hm2、K2O135kg/hm2、有机肥7200kg/hm2时,产量最高(12513.0kg/hm2)。

  • 标签: 肥料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 简介:摘要该文旨在提出国内首创铝杆连铸连轧机生产线大产量改造设计方案将原有15机架铝杆连铸连轧机生产线的普铝杆生产产量从每小时5.2吨提高至每小时7吨以上。将国产铝杆连铸连轧机生产线进行低成本改造后达到超高价进口铝杆连铸连轧机生产线的产量水平。

  • 标签: 国内首创 铝杆连铸连轧机生产线 大产量改造
  • 简介:摘要:习近平曾做出重要批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扎实抓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保中华民族的铁饭碗。本文选择河北省142个县(区)作为研究区,分析2000-202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并结合各县(区)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揭示河北省的粮食产量机会损失。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研究区内耕地面积减少了63.11万公顷,分布在102个县(区)内,粮食产量损失高达479.74万吨;38个耕地增加县(区)粮食产量增加54.63万吨,粮食产量机会净损失高达425.10万吨。

  • 标签: 河北省 耕地利用变化 粮食产量水平
  • 简介:通过对17年生黄冠梨树采用两侧沟灌的试验结果表明,两侧沟灌较漫灌用水量减少1/2,显著降低了新梢长度,但对花朵坐果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没有降低果树产量和单果重,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显著提高了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 标签: 两侧沟灌 产量 品质 灌溉水生产效率
  • 简介:为了扩大棉花品种资源,从北方引进五个棉花品种,进行大面积适应性栽培鉴定及小区试验,并与南方推广品种比较,研究生育特性变化,抗逆性及产量水平,为系统选育、杂交育种,适应南北各方或南北双方棉花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品种资源 适应性栽培鉴定 生育特性 抗逆性
  • 简介:以甘蔗品种柳城05/136为试验材料,供试甘蔗种植机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红LX954种植机;试验设置了300kg/hm2(N1),450kg/hm2(N2),600kg/hm2(N3),750kg/hm2(N4),900kg/hm2(N5)等5种尿素施用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用量,会降低机种甘蔗的发芽率,但适量增施氮肥量可以促进甘蔗分蘖,提高分蘖成茎率,促进甘蔗伸长、增粗,使单茎重提高;在300kg到750kg尿素/hm2的施氮量范围内,甘蔗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这个范围,甘蔗产量下降;甘蔗糖分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甘蔗 氮肥 施用量 产量 含糖量
  • 简介:通过测定不同氮水平下的土壤酶活性和豆角产量,得出不同施氮量对热区豆角园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过多氮肥处理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氮肥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土壤酶的活性在豆角收获后期比开花期降低;130%施氮量的产量最高;优化施氮量次之.

  • 标签: 不同施氮量 热区 土壤酶活性 豆角产量
  • 简介: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45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35万辆,同比增长3倍。数据显示,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9175辆,同比增长近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778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446辆,同比增长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142辆,同比增长148%。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四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2.16万辆,占8月产量的88%。

  • 标签: 新能源汽车 同比增长 汽车产量 汽车生产 数据显示 混合动力
  • 简介:通过对矿化剂的矿化机理的研究,得出水泥熟料中掺入矿化剂后能够提高其产量、质量的结论;进而研究了矿化剂掺加种类和掺加量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化剂掺加的新工艺流程。

  • 标签: 矿化剂 矿化机理 掺加方法 水泥 熟料
  • 简介:摘要:农业种植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先进种植技术被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本文旨在探讨这些新技术如何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标签: 农业种植技术创新 农产品产量质量 影响
  • 简介:本文给出了对湖北省的基于中心逼近式GM(1,1r)的Markov预测,预测给出了未来几年湖北省的粮食产量,且此方法能广泛地进行推广.

  • 标签: 湖北 粮食产量 中心逼近式 Markov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