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松柏汉墓出土的木牍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保存的西汉初年南郡属的信息,利用文书研究的方法,对西汉初期南郡的属县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本文认为西汉吕后时期,南郡原辖16,后经七国之乱,汉中央开始削弱诸侯国的地位,南郡接受了4个侯国,而失去了西陵、下隽、销3。醴阳曾一度改名为醴陵县,竟陵改名为显陵。西陵先并入衡山郡,后随之并入江夏郡,下隽则在吴芮长沙国废后封给了长沙王刘发。本文也对轪侯国的地望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应在湖北浠水附近。

  • 标签: 南郡 张家山汉简 松柏木牍
  • 简介:<正>1984年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延津塔铺乡任光屯村出土一块宋代墓碣。方体、圆额、高130、宽68、厚21厘米。碑额上书“李君墓碣”四个大字楷书,下有“宋故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碣”碑文。文行十九行,满行三十四字,均为楷书。碑下端有榫,可知原是插在跌上的,但出时碣与趺已经分离。墓碣之阳记述了墓主李成让的一生。李成让字德基,世为延津人。根据墓碣知道他卒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享年73岁。据此推算其生年当为后晋天福四年,即公元939年。墓碣说他“君生五代之季(应为际——笔者),遭天下兵荒,而能勤身节用,以货自力,用治生取予之术,……而资用益饶,遂为丰家焉”。致富之后“遂退居

  • 标签: 延津县 屯田 治生 碑文 公元 益州
  • 简介:临潭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马延义,丁志胜临潭古称洮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是甘南州历史最悠久的县份之一,汉、回、藏各族群众长期共同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此地西控诸蓄,东毗中原,北蔽河民更为秦陇藩篱,西北边陲重镇之一。是内地通往川、青、藏的交通...

  • 标签: 回族教育 临潭县 回族学生 西道堂 民族教育 学校
  • 简介:“小兵马俑”是对重庆市铜梁所见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石质仪仗俑的俗称。目前仅在铜梁地区明代墓葬中发现有这种随葬器物。自1973年至今,在铜梁县境内共发现近70座明墓出土这种仪仗俑,出土数量达500余件,但发表的资料极见根据已发表的墓葬资料大体可看出明代分布在铜梁县境内的几个官宦大族如李氏、陈氏、张氏等。2012年11月,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修建过程中发现明代石室墓1座,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铜梁博物馆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了一套共计17件石质仪仗俑,这套仪仗俑身穿袍裙,头戴圆盆帽或圆形平顶帽,身材大体相当,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明代铜梁地区的丧葬习俗、礼仪制度等增添了—批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铜梁县 明代 石室墓 仪仗俑 考古发掘
  • 简介:1983年9月,内蒙清水河喇嘛湾镇贾浪沟村邬福财在修路时,于拐子上古城内挖到十件青铜兵器,送交内蒙社会科学院考古队,继而转交我站。为此,我们曾先后两次对该古城做了全面的调查,现简介如下。一、城址古城位于喇嘛湾镇拐子上村东侧山梁的西坡上,依山临水,黄河在此由北南流,东

  • 标签: 清水河县 青铜兵器 依山 灰陶 相邦 秦惠文君
  • 简介:<正>1983年6月,沁阳崇义乡金塚村电工,在挖电线杆拉线坑时发现一窖藏铜钱。沁阳文管会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将这批铜钱运回沁阳博物馆内收藏。据调查,该窖位于金塚村东北约百米处。窖口距地表约0.6米,平面近圆形,径约1、深1米。窖底铺5厘米厚的黄沙。窖内铜钱已锈结成块,总重量约300余公斤。该窖内的铜钱上迄西汉,晚至金代,包括两汉、新莽、隋唐、五代、两宋、辽金等十多个朝代的170多种钱币。现分述于下。一、两汉钱币“半两”钱:10枚。可分为八铢半两和四铢半两。八铢半两共2枚。其中一枚径2.6厘米(图一,1)。为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所铸。四铢半两共8枚。形制不一,重量不等,径在2.3—2.5厘米之间。书体

  • 标签: 窖藏 铜钱 元宝 开元通宝 沁阳 钱币
  • 简介: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职能部门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就连平文化馆结合当地实际,以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的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凝聚各门类群众艺术人才组建文艺团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阐述。希望对山区文化建设能有所启示。

  • 标签: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群众文化 文艺团队
  • 简介:五台发现宋代陶棺忻州地区文管处1994年3月,我们在五台县城关镇蒲草沟村清理了一座古墓。墓室已毁,从残迹分析,该墓为六角形砖室墓,坐北向南,方向165°,内壁抹白灰,顶部墨绘有简单的天象图,正中绘莲瓣。墓内随葬有两件白瓷残碟和开元通宝、周元通宝、大...

  • 标签: 五台县 忻州地区 宋金时期 铺首衔环 开元通宝 穿铠甲
  • 简介:赛福鼎·艾则孜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亲自发现和培养的新疆第一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担任多年的自治区主要领导,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开创了新疆工作崭新的局面。他曾于1964年到柯枰考察工作,帮助柯枰人民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给柯枰人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记忆,柯枰人民至今怀念他。

  • 标签: 赛福鼎·艾则孜 柯坪 视察
  • 简介:洱源江尾镇漏邑村原来的小学校里,在北耳房的西山墙内侧,嵌有一《乡规碑》。碑为石质,阴刻,字迹工整。全碑分上下两块,每块长720厘米,宽460厘米.各列乡规五条,总计700多字,《乡规碑》的全文如下:

  • 标签: 洱源县 漏邑村 中国 云南 《乡规碑》 文化传统
  • 简介:程村位于峨嵋岭南,涑水河西岸,隶属山西临猗庙上乡,在县城西22公里处。据初步调查,它是一处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墓地。在村西有一当地群众使用的取土场,约5000平方米,俗称“土塘”。1987年夏,当地群众在土塘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同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运城行署文化局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程村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延续了二年,共发掘土塘及其周围东周时期的墓葬52座、车马坑8座,共出土铜器、

  • 标签: 发掘简报 程村 车马坑 峨嵋岭 发掘工作 庙上乡
  • 简介: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已于今年十月成立《县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由赵良相、王邦长、韦永业、刘书明、申启天、曹昌国、王作民、乐光芳、李兴乾、房健、孙秉钧、刘昌厚等十二人组成。刘书明任编委会主任,刘昌厚任编委会副主任。中共安龙县委对安龙《县志》的编写工作,极为重视,已向各级党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提供资

  • 标签: 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副主任 苗族自治县 编写工作 秉钧 安龙县
  • 简介:<正>青山在枝江问安公社境内,与当阳半月交界,位于沮漳河的西岸,南距长江约30华里,东与江陵县马山隔河相望,西临马半公路,是一处岗陵与湖泊相间地带。青山古墓群,为湖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此一古墓群的分布情况、宜昌地区博物馆派杨华、胡德容、李斌会同枝江文化馆黄道华组成调查小组,从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十五日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调查的步骤是由北向南,即先从袁码头、竹园、革新等大队起至新建大队为止。

  • 标签: 宜昌地区 调查简报 墓群 沮漳河 省博物馆 湖北省
  • 简介:蒲江大梵寺,位于蒲江县城东13公里处,属于寿安镇金家村,在寿安镇西2公里,地处平原,座落在蒲江通往寿安、新津、成都的古道旁(图一)。

  • 标签: 遗址发掘简报 蒲江县 新津
  • 简介:由于文献记载模糊,关于汉代鍚的地望问题一直颇有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中的线索,将汉代钖的治所确定在现湖北郧县五峰乡的上庄遗址,并对两汉时期的钖县政区范围及其在魏晋时期的变化进行了推断。

  • 标签: 汉代 钖县 地望 考古发现
  • 简介:1995年10月,哲盟通辽市喜伯艾力苏木仓粮窖村东南约4公里处沙丘中发现两座墓葬,墓内分别出土一件铜镜和一件白釉荷叶口瓷碗。铜镜:葵式,背素面、黄铜质,镜背中心纽残,有空洞,镜面由于腐蚀至生锈,不见光泽,镜背边缘处用利器刻有“渤海县官”字款(如图)...

  • 标签: 渤海国 通辽市 临潢府 渤海人 地理志 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