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麻疹发病人群及影像表现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分析病例,对麻疹有一个新的认识。

  • 标签: 麻疹 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盆指病例报道的文献系统评价,探讨骨盆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系统评价。结果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28篇中英文报道,大多数病例为偶然发现,少数病例可导致与其相关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显示骨盆指大多数为发生于髂骨呈指骨样或肋骨样外观骨性结构,绝大多数表面光整且骨节具有完整的皮髓质结构,在各骨节或骨盆起始部位具有一个或多个假关节结构。结论骨盆指大多无特征临床表现而被偶然发现,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发生于骨盆且具有假关节的指样或肋骨样骨突起。识别这种良性异常并进行鉴别诊断对于避免不必要的临床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骨盆指 解剖 磁共振成像 系统评价
  • 简介: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是提高临床路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建立临床路径评价的五步评价模式,即临床路径评价的计划、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评价的评估五个步骤.运用该模式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取得关于病人医护状况变化的可靠信息,反映病人医护结果的变化趋势,使临床路径真正成为医护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工具.

  • 标签: 临床路径 模式探讨 数据收集 设计和开发 评价模式 分析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护理价值的综合评价,为适应社区护理发展的需要,社区护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应用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和评价的规范化,增强护理评价的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通过对社区护理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对社区护理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社区护理 现存问题 发展方向 综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产后的健康知识宣教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产科门诊对孕妇开展产前、产时、产后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并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授课效果,并根据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持续改进。结果通过讲座,提高了孕产妇的自我监护能力,更新了陈旧观念,降低了剖宫产率,和谐了医患关系,满足了孕妇及家属对家庭护理的信心,也为他们了解本医院的服务信息提供了渠道。结论孕期教育非常必要,健康宣教的质量和效果的保证需要持续性改进和严格的管理。

  • 标签: 孕期教育 讲座 效果
  • 简介:医学文献的读者经常会遇到关于临床试验的文章,介绍推荐某种临床实践的依据。具备正确评估这些文献的能力对客观评述临床试验非常重要。只依赖于发表的文章而没有其他试验资料的评估是局限的。最重要的支持文件是试验方案。对特别感兴趣的试验值得努力去获得实验方案的复印件——重要的临床试验方案发表的越来越多。

  • 标签: 临床试验 等效试验 试验操作 医学文献
  • 简介:吉林市龙潭区在1993年12月~2000年1月连续开展了7次14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保障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为今后计划免疫工作和消灭脊髓灰质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对7次强化免疫活动情况评价如下:

  • 标签: 免疫活动 强化免疫 效果评价
  • 简介:在标准化测验受到诸多指责后,替代性的评价系统应运而生,避免了标准化测验存在的问题。替代性评价系统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或者展示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的一些实际工作。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替代性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

  • 标签: 档案袋评价 评价法 评价系统 替代性 标准化 测验
  • 简介: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对SCL-90量表的品质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研究发现该量表的可信度较好,结构效度不佳,因素分析结果最终确认其为一个十五因子相关模型结构.研究还对量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SCL-90 品质 应用
  • 简介:<正>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8%~12%,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万~20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其中复杂的、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或易出生后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约占20%,是新生儿及儿童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这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给患儿带来无尽的痛苦。因此,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产前超声监测预知胎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胎儿 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手段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室是一个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高风险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能否长期生存以及生活质量会否提升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正确评价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后续血液透析提升护理质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再评价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KOA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5日。采用AMSTAR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包含44个结局指标。使用AMSTAR2量表进行方法学评价显示:11篇文献均为极低质量;使用GRADE系统评价工具进行质量分级显示:中级证据13个,低级证据12个,极低级证据19个。结论现有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证据等级较低,因此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针灸 疗效 Meta分析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的关系,为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及核心反思评价量表对重庆文理学院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交往焦虑、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得分及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2,-0.559,0.043,0.886;P=0.216,0.577,0.966,0.377)。有无社交焦虑大学生在交往焦虑、核心自我评价和核心反思评价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7,5.889,4.859;P=0.000,0.000,0.000),而在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上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06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交往焦虑得分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核心反思评价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不相关。结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核心反思评价得分越高,其社交焦虑水平越低。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焦虑咨询时应充分引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并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标签: 社交焦虑 核心自我评价 核心反思评价
  • 简介:建立科学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刊数、基金论文比、下载量等是近年我国科技期刊权威评价机构通用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各权威评价机构拥有各自独有的评价体系与指标,并且各权威评价机构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 标签: 期刊质量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脑血管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且致残致死率高,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疗技术设备和成像方案的快速迭代,影像学检查在脑血管病的精准诊疗、风险分层、预后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脑血管病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辅诊手段。近些年来,脑血管病的早检出、早治疗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健康共识,而脑血管影像检查技术也同样朝着更规范、更优化、更便捷的方向进行策略配置。同时,先进的脑血管影像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关于脑血管病的结构、功能信息,提升了临床对疾病的综合评估能力。在过去十年中,面对新技术不断革新的浪潮,中国脑血管病影像领域的专家们不断推动着脑血管病诊疗防治和科学研究朝着更精准的方向前行。未来继续深入开展基于临床科学问题的脑血管病影像学研究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影响力。

  • 标签: 脑血管病 脑卒中 CT 血管成像 MR血管成像 精准诊疗 风险分层 定量诊断 血流动力学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MRI作为一种多序列、多参数的成像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决策、疗效评估、病情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磁共振设备与技术的完善与提高,我国MRI研究进入黄金期,尤其是国产磁共振设备的崛起让我国更快实现了基于MRI的临床疾病诊断的普及以及和国际接轨的科学研究的崛起。笔者将从磁共振设备、临床应用及展望三个方面阐述近十年我国MRI发展历程及研究趋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成果 展望 人才建设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