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法及OlympusAU640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患者联合检测CysC、hs-CRP阳性率与各单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显著下降。结论hsCRP、VEGF及CysC是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EA水平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的意义。方法对2012至2014年海沧医院319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大肠癌的患者血清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其与大肠癌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所有319名患者术前CEA检测值随大肠癌分期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CEA检测值对预测大肠癌术前分期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清CEA 大肠癌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组凝血状态不同的标本在全自动和半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以评价仪器及其应用试剂的优劣。方法通过对25例健康人员、20例待产妇、16例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3例肝硬化患者,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浆后,使用德国美创MC-4000(半自动血凝仪)和日本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PT、APTT、FIB。在上述两种不同仪器测定结果之后,对比观察每一组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健康人员的结果基本一致,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待产妇、肾病患者、肝病患者的结果差异较大,结果不具可比性。结论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半自动血凝仪测定结果。

  • 标签: 血凝仪 凝血酶原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查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受试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的相关性看,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检测hs-CRP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 反应蛋白 检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或住院收治入院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00例,结合宫外孕诊断的金标准,计算联合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诊断宫外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金标准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100名正常妊娠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中孕酮和β-HCG间隔48小时值增长率。结果在β-HCG检测值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的β-HCG、血清孕酮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可得只有β-HCG+孕酮和用孕酮的敏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种方法检测的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的测定可以成为早期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快捷诊断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联合检测孕酮和β-HCG可进一步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孕酮 &beta -HCG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渐严格。目前,国内外消费者首选的食品,是一种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如味道鲜美、无残留或营养丰富等食品。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建设及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农产品 安全检测 体系 发展
  • 简介:目的:为建立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D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检索国外文献和参考生产厂家相关信息,建立一套DDR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17台DDR设备,其中国外设备7台,国内设备10台。每台DDR需要检测13项质量控制(QC)检测参数。能检测全部项目的国外设备5台(占71%)和国内设备6台(占60%),3个检测参数合格率较差,包括残影合格率为64.7%,响应均匀性合格率为76.5%和距离误差合格率为76.5%。结论:对所制定的13项检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恰当,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生产厂商缺少设备的必要功能,使检测项目不全,应引起厂商足够的重视,尽快加以完善。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 质量控制 性能检测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透明隔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500例孕妇进行胎儿透明隔(CSP)宽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透明隔腔正常胎儿设为对照组(479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设为观察组(21例),观察CSP宽度与孕周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1)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与CSP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2)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测透明隔腔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关键环节,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透明隔腔 宽度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结肠癌术中切除的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远端正常的结肠组织标本,采用Stem-loopRT和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为靶点的microRNA的含量。结果肿瘤组织中miR-7b、miR-143、miR145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结肠组织;相反,miR221和miR223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TNM分期越差、miRNA含量变化越明显。结论在结肠癌组织中miR-7b、miR-143、miR145含量明显减少、miR221和miR223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且miRNA的改变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结肠癌 microRNA TNM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体检高血脂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自愿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血常规进行检查。结果2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的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临床检验中我们应避免乳糜血对血常规产生的影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糜血 高血脂 血常规检查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法和ELISA法。由于ELISA法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法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4月份到2013年4月份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实施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I级、心功能II级、心功能III级、心功能IV级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依次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其血红浓度的水平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异常以及重度心功能不全均为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以及肾功能相关,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以及肾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心功能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对比检测晚期血吸虫病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凝血指标,探讨晚血病人的凝血功能机制,及时监测晚血病人的出血倾向并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国产雷杜RT-2204C血凝仪检测37例晚血病人和80例慢血病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晚血病人PT、APTT和TT值均大于慢血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晚血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检测该指标对监测晚血病人出血倾向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晚期血吸虫病 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和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时的PCT和CRP水平,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两种指标比较,同时行细菌培养,分析致病菌与血清指标的关系。结果肺炎患者治疗前PCT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逐渐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水平越高,其预后越差。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老年性肺炎,同时可以反应细菌感染的类别,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 标签: 老年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在本医院210株内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来的不动杆菌属中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WHONET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利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210株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的有63株,不动杆菌耐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9%和30.6%,且比较两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菌株中30株OXA-23基因阳性,9株OXA-58基因阳性,60株OXA51基因阳性,仅1株OXA-24基因阳性。结论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基因型检测证实本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产OXA23型和OXA51型。

  • 标签: 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学龄期儿童检测骨密度的价值以及意义。方法利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来我院放射科进行体检的学龄期儿童骨密度,总共60例儿童,分为三组,A组为3到4岁共20例,B组4到5岁共20例,C组5到6岁20例,自动计算Z值。结果60例儿童中异常者有26例(43%),A组异常者6例(30%)B组异常者9例(45%)C组异常者11例(5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易出现骨质异常,并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长,因此测量学龄期骨质对于指导儿童补充营养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儿童 学龄前
  • 简介:目的比较显微镜检方法和化学快检方法检测相同尘样标本的结果,建立优选的快速检测环境尘螨过敏原方法。方法选择寄宿制学校的60间宿舍,采集宿舍内寝具的尘样,分别用体式显微镜检方法、化学快检ACAREX方法、化学快检HH方法检测相同样本的尘螨过敏原水平。结果检测相同的尘样,显微镜检与化学快检方法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2;两种化学快检方法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2。结论显微镜检方法与化学快检方法均可用于环境尘螨浓度的检测,但化学快检方法因其操作的便利性,更适合尘螨过敏原在日常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尘螨 环境过敏原 化学快检 显微镜检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在剂门市石化医院输血科、检验科进行检查的41例夫妇血型不合O型RhD(+)孕妇及其相应的新生儿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母体效价检测检测ABO系统IgG型抗A、抗B的效价:在检测的41例夫妇中,效价≥64的有35例,其中HDN(+)的有13例,HDN(-)的有22例;在高效价(≥256)的16例中,HDN(+)的有9例,HDN(-)的有7例;效价〈64的6例中只有1例HDN(+)。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A(B)IgG亚型:在41例新生儿标本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在41例0型孕妇血清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的抗体量与新生儿溶血有一定的相关性,母亲体内血型抗体IgG1的含量过高,胎儿发生HDN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通过这些检测,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标签: IgG型抗A(B)效价 IgG1亚型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接收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及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均未显示Hb与WBC、PLT之间有相关性(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RDW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处于正常范围,而观察组患者的RDW值则明显高于研究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MCV明显高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常规是一种简单方便检测方式,其中RDW值及MCV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间HIV初筛阳性病例相关检测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酶联免疫法初筛实验HIV抗体阳性患者使用WesternBlot法进行确证实验并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1.3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确证实验结果中有22例阳性,3例阴性,5例不确定。2.WB条带中gp160、gp120、gp41阳性检出率为100%,p55阳性检出率较低。3.WBC计数减低时,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也有所降低。结论ELISA法检测抗HIV得出的s/co值可以初步判断HIV病情。联合检测HIV抗体s/co值、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对HIV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抗体 HIV确证实验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