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行挽救放疗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48例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接受挽救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6(45~87)岁,术前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23.50(0.18~845.00)ng/ml。病理分期:T2期99例(40%),T3a期49例(20%),T3b期78例(32%),T4期15例(6%),分期不详7例(3%);N0期153例(62%),N1期44例(18%),不详51例(21%);切缘阳性165例(67%)。术后Gleason评分6分12例(5%),7分104例(42%),8分34例(14%),>8分90例(36%),不详8例(3%)。术后出现生化进展(定义为术后6~8周PSA≤0.1ng/ml,后期出现PSA>0.1ng/ml且持续上升,或连续3次检测PSA持续上升)143例(58%),PSA持续(定义为术后6~8周PSA>0.1ng/ml)105例(42%)。放疗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70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178例。117例(47%)行早期挽救放疗(放疗前PSA≤0.5 ng/ml),131例(53%)行晚期挽救放疗(放疗前PSA>0.5 ng/ml);182例(73%)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放疗后PSA下降情况,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放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FS的因素。结果放疗后PSA应答(PSA下降≥50%)率为94%(233/248),PSA下降≥90%者203例(82%),12例(5%)放疗结束时PSA升高,但仅4例(2%)此后持续上升。放疗后中位PFS为69(95%CI 68~70)个月,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67%。生化进展患者与PSA持续患者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0.71,95%CI 0.37~1.37,P=0.311),早期挽救放疗患者的PFS较晚期挽救放疗患者更长[69(95% CI 68~70)个月与59(95% CI 44~74)个月,P<0.001]。放疗时激素敏感性患者较去势抵抗性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更高(74%与5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8分、放疗时处于去势抵抗性阶段和晚期挽救放疗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生化进展和PSA持续的患者行挽救放疗(或联合内分泌治疗)均有一定疗效。放疗前PSA水平较高、去势抵抗性阶段与预后不良相关,建议在早期PSA水平较低、激素敏感阶段对患者进行挽救放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生化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持续 挽救性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弥散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肾炎(DEP-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肾脏病理证实为DEP-HSPN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按性别、年龄及病理级别,1∶2匹配出同期病理表现为节段毛细血管内增生的HSPN患儿(非DEP-HSPN),将2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1.DEP-HSPN患儿共42例,占同期712例HSPN患儿的5.9%,纳入39例初治病例,年龄(8.9±3.2)岁,男女比例为1.79∶1.00,21例为肾病综合征型,14例血尿和蛋白尿型,2例急性肾炎型,急进肾炎型及孤立蛋白尿型各1例;病理表现均有系膜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散增生,分级为Ⅱb级13例,Ⅲb级22例,Ⅳb级4例。2.与非DEP-HSPN相比,DEP-HSPN出现肾脏症状至肾活检的病程短,肾病水平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低补体C3血症、高血压、贫血发生率高,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型为主;DEP-HSPN组D-二聚体、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素氮水平较高(Z=-2.416、-2.595、-2.019,均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补体C3、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t=-2.499、-3.746、2.836、-3.410、3.236,均P<0.05),肾小球补体C3沉积程度高(Z=-1.977,P<0.05)。3.DEP-HSPN组随访1个月时尿蛋白缓解率低[37.0%(10/27例)比62.5%(40/64例),P<0.05],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2组尿蛋白均能达到缓解,随访末2组血尿缓解比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EP-HSPN临床表现较重,易并高血压、贫血、低补体C3血症等,且高凝状态明显,DEP-HSPN组肾小球补体C3沉积程度高;经积极治疗后1个月内尿蛋白缓解慢,但6个月时均能达到缓解。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弥散性 毛细血管内增生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实和囊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2019年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漳州市医院诊治的4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ESC RCC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0岁。肿瘤由实区与大小不等的巨囊和微囊混合组成,囊腔衬覆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的鞋钉样细胞;实区呈弥漫片状、密集的腺泡状或巢状排列,局灶呈岛状、管状,混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其内可见明显的细或粗颗粒,部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球,部分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K20(3/3,2例散在阳性,1例斑驳状强阳性)、Vimentin(4/4),CD10散在细胞阳性(4/4),Actin、HMB45、Melan-A、CD117和CK7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1%。获得随访的2例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和24个月。结论ESC 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CK20(+)、CK7(-)有助于其诊断;ESC RCC具有共同的分子核型改变,支持其为独特的肿瘤实体。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远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iWel NR在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中使用的准确及安全。方法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组1共48例单独佩戴iWel NR 7 d,组2共12例同时佩戴iWel NR、Guardian RT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3 d,收集同时刻配对的CGM-自我监测指尖血糖(SMBG)值,采用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差值的相对数(MARD)、绝对差值相对数的中位数(MedARD)、偏差一致率分析iWel NR数据的准确,Clarke误差栅格分析(Clarke-EGA)分析临床准确。所有患者完成调查问卷一份,用于评估iWel NR的安全。结果60例患者共收集到833对CGM-SMBG值,相关系数r=0.88,P<0.01;MARD为13.06%,MedARD为10.84%;与SMBG值相比,在20%、30%、40%的偏差一致率分别为78.0%、93.2%、97.4%;Clarke-EGA显示A+B区占98.9%。与Guardian RT的头对头研究中,12例患者共收集115对CGM-SMBG值,Guardian RT的MARD、MedARD分别为12.59%,9.54%,iWel NR的MARD、MedARD分别为10.35%、8.01%。进一步按SMBG值进行分层,提示SMBG值在3.9~10 mmol/L时,iWel-NR的MARD、MedARD最低,Clarke-EGA中A+B区占比最高。60份问卷结果提示未发生不良安全事件。结论iWel NR具有较高的准确及良好的安全,其准确稍高于Guardian RT;iWel NR的准确受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越接近理想范围时,准确越高。

  • 标签: 远程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认知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12月至2020年度的12月期间因高血压脑出血就诊于本院的100例病人进行调查与研究,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认知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治疗依从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认知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有不同的超声评价方法,其中二维灰阶超声可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利用肝/肾回声比值、肝脏回声衰减系数诊断轻度脂肪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反映NAFLD程度和肝纤维化分期,杨氏模量值随NAFLD程度加重而增大。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功能食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黄精作为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强筋骨等功效。本文通过对功能饼干及黄精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黄精功能食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药食同源 黄精 功能性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延续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对比护理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在成人癫痫治疗中的效用和安全。方法 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院治疗的8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41例。参照组用奥卡西平,观察组在抗癫痫的基础上用奥卡西平,主要比较不良情况和血药浓度。结果 用药后,参照组的不良情况和血药浓度比观察组控制的差,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 奥卡西平的药性和安全都较好,不良情况和血药浓度都保持在较合理的程度,临床疗效等较有保障。

  • 标签: 奥卡西平 癫痫 嗜睡
  • 简介:摘要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最终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脂肪肝病曾被认为是隐源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MAFLD新定义的提出,表明MAFLD相关肝硬化不再是一种隐源肝硬化,两者隶属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肝脏和肝外不良结局。现就MALFD相关肝硬化和隐源肝硬化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方便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研究效率,使临床医师和患者获益。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隐源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肉芽肿多血管炎合并膜肾病,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的病例,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肉芽肿多血管炎合并膜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肾小球肾炎,膜性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目的为分析小儿输液中采用预防护理对其依从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延续护理组,各40例。传统护理组接受耳鼻喉术后传统护理,延续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延续护理组术后听力水平改善优于传统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其听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延续性护理干预 听力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早预防护理应用于维持血透患者护理中对其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维持血透治疗患者(例数:84;时间:2020年1-12月),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早预防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栓发生率。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A组有显著提升;同时,该组患者血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A组4.76%

  • 标签: 早预防性护理 维持性血透 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DNA损伤修复机制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是修复活性氧引起的内源DNA损伤的主要机制。碱基切除核心基因的基因多态,会影响编码蛋白功能,降低DNA损伤修复的能力,并增加特定人群的患肿瘤风险。此文主要就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多态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碱基切除修复 肿瘤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该模式与其他护理措施不同,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后仍能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持续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快速康复,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再住院率也能显著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延续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护理体系尚未完善,故临床上当以建立脑卒中延续护理干预模式为主,有助于控制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体系更具系统、规范性及个体化,且能够满足我国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基于此,本文旨在综述延续护理在脑卒中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有效性 连续性护理 脑卒中 研究现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耳石症眩晕病人的实际效果和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中,将30名耳石症眩晕病人当成研究对象。时间节点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首先,对30名病人的常规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将其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1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又增加了以手法复位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石症眩晕患者来说,以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为基础对其实施手法复位疗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应当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这部分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耳石症眩晕患者 手法复位疗法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咽峡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咽峡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阶段护理干预,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艾灸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护理治疗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70),均为我科2019.10~2020.10月收治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