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加速时期,交通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交通事故多为严重创伤,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中国交通伤害现状严峻,交通安全对公共健康影响严重,其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和非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指人车、车车、人人碰撞或车辆爆炸、燃烧等事故造成的机体完整性受损,常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严重创伤,受众范围涉及事故现场当事人;非机械性损伤指交通运输或事故通过环境因素造成的机体病变,如长期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受众范围涉及多数公众。杨策教授在本讲座中结合丰富的图片,从我国交通安全的历史、现状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在民航运行中对确保安全飞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的不稳定性,时常出现雷雨、低空风切变等复杂天气,不但对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更是威胁到航班的安全飞行。本文首先阐述了雷雨天气对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所造成的影响,接着探索了几点雷雨天气条件下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对策,以确保民航飞机的安全飞行。

  • 标签: 雷雨天气 航班 空中交通管制指挥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成为了各个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而交通工程又是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这是由于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基层施工处理工作出发,来设计施工方案、掌握施工流程及施工注意事项,以此来有效消除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 标签: 交通工程 施工过程 路面基层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空中交通管制员是确保空中交通安全的重要工作人员及任务执行者,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具有持续性、高强度的工作特点,加之现在机场都是24小时运行,这些特点及工作环境都会增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操作强度及身心疲累程度。因此本文在分析当下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疲劳程度的基础上探析影响管制员自身精力及疲劳的因素,为帮助空中交通管制员缓解疲劳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 标签: 空中交通管制员 疲累状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抢救中的应用,并总结相关方法。方法对我急救中心760例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且相关资料齐全的760例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抢救组380例,院前抢救组380例。然后分别观察各自的抢救效果,并统计两组伤者分别的满意度。结果在抢救成功率上,院前抢救组达到75%,明显高于常规抢救组的6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院前抢救组仅为10%,明显低于常规抢救组的20%;在伤者恢复周期上,院前抢救组仅为8.2天,明显少于常规抢救组的10.6天。两组的抢救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抢救组无论是在抢救成功率、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还是在伤者恢复周期上,都明显优于常规抢救组。因此对于交通事故抢救来说,采用院前抢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良好方案。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中,因受力不同,致伤程度就不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者比较多,伤情严重,感染率高,且开放性居多,若早期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143例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此类伤情的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基层医院对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外伤性骨折 胫腓骨 道路交通事故 清创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的8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的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的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交通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 分析 交通事故创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与转运,提高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成功率 ,总结工作经验。 方法 对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450 例交通事故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院前及时且积极地急救, 急救成功 425 例,现场死亡 5 例,抢救无效死亡 20 例,成功率 94 %。结论 做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呼吸和循环支持、转运中监护等措施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护理 创伤 院前
  • 简介:李嫔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儿科分会常委及秘书;上海医学会小儿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小儿区县学组组长;上海市静安区医学会理事;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儿童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内分泌学 上海市静安区
  • 简介:回顾性分析53例交通伤导致的大出血经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过程。53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手术操作时间为30~65min,均能顺利发现出血动脉并进行栓塞治疗。其中3例多发伤的患者于动脉栓塞过程中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直接进入ICU进一步治疗,39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行骨科手术治疗。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事故 交通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交通信息采集手段、交通参与者信息获取手段均大幅改变,网约车、定制公交等新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的出现也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条件下开展交通信息化建设,解决当前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效应对各种交通运输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沙坪坝区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沙坪坝区交通信息化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为交通信息化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重庆市 交通信息化 发展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行微弹簧圈栓塞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33例,次全栓塞2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2例。术后死亡1例。18例病人随访6-12个月。复查DSA显示:复发1例,行手术夹闭;余病人未见动脉瘤复发迹象。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针对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 简介: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自非典开始,突发事件的处理成为关注焦点。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标签: 突发事件 交通事故类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继增多,肇事逃逸现象越发频繁。为找寻肇事逃逸者,打击犯罪,对交通事故的现场展开详细勘查,并对相关物证进行分析,成为了寻找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及肇事人的突破口,文章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交通事故 现场勘验 痕迹分析 法医物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