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重症病毒脑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头颅影像、脑电图、脑脊液常规检查等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5例痊愈,25例好转但留有后遗症(10例出现舌肌活动差,语言表达不清,5例伴有智力障碍,10例右肢留有轻度偏瘫),6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死亡。结论儿童重症病毒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及时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脑电图是早期诊断的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脑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0例病毒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12例(10%),异常108例(90%)。30例轻度异常患者,28例痊愈,2例明显好转;60例中度脑电图患者,30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好转,12例患者加重,3例患者死亡;重度异常脑电图患者中,3例痊愈,3例好转,7例加重,5例死亡。结论病毒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电图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脑电图在病毒脑炎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病毒脑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62例病毒脑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变化情况。结果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在住院天数上比对照组少,对护士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舒适护理缩短住院天数,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病毒性脑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腺病毒脑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患儿的1 185份脑脊液标本,针对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和脑炎常见病原体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收集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 185份脑脊液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242份,阳性检出率为20.4%,其中腺病毒阳性标本23份,阳性检出率为1.9%。23例腺病毒脑炎患儿中,男18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44.8±35.9)个月,范围为2个月19 d至10岁。23例患儿中,发热21例(91.3%),抽搐16例(69.6%),头痛4例(17.4%),呕吐11例(47.8%),意识改变11例(47.8%),情绪改变3例(13.0%)。23例患儿中,8例白细胞计数为(6~<10)×109/L,10例白细胞计数为(10~20)×109/L,且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21例,91.3%);20例(87.0%)患儿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检查示,20例(87.0%)白细胞计数<15×106/L,3例白细胞计数≥15×106/L,最高达500×106/L,19例患儿的蛋白质处于正常范围,15例患儿的葡萄糖处于正常范围,19例患儿的氯化物在正常范围内。16例患儿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8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出现局部脑膜线状强化,1例出现颅内小软化灶,1例出现颅内广泛病变。13例患儿接受脑电图检查,7例呈正常脑电图或边缘状态,4例可见广泛中高幅慢波,1例可见棘波或棘慢波,1例同时具备上述2种改变。23例患儿中,22例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儿出现继发性癫痫;另有1例患儿遗留严重大脑功能障碍,出院时无法吸吮,留置胃管,并发继发性癫痫。结论腺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大部分腺病毒脑炎患儿预后较好,但少部分可遗留严重后遗症。

  • 标签: 腺病毒,人 脑炎 脑脊髓液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病毒脑炎的必要性方法将2003.01~2009.12葫芦岛市连山区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病毒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常规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较常规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治疗病毒脑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0例小儿病毒脑炎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0例小儿病毒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护理治疗痊愈的有296例,总痊愈度达到98.6%,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提升小儿病毒脑炎患儿的治疗痊愈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照组53例,急性期予脱水、抗感染、护脑等对症治疗,并查24hAEEG,出院时及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回院复查24hAEEG;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五维赖氨酸口服并同样检查及定期复查24hAEE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癫痫复发率分别为3.6%和15.1%,X2=4.21,P<0.05,EE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5±10)天和(67±21)天,U=10.06,P<0.001,两组结果比较,治疗组在疗效与疗程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五维赖氨酸辅助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继发癫痫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继发 癫痫 五维赖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与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脑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脑脊液、头颅MRI、头颅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电图、脑脊液、头颅MRI、头颅CT检查异常率分别为91.25%、71.25%、76.36%、36.11%。脑电图检查病毒脑炎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图对诊断病毒脑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应结合其临床特征及其他检查共同对早期病毒脑炎做出诊断。

  • 标签: 脑电图 脑脊液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4例病毒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脑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常规西药 犀角地黄汤 中西结合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常规治疗 小儿病毒性脑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脑脊液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病毒脑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分析脑电图对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和MRI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1.67%、75.00%、34.29%、54.84%,脑电图异常检出率同脑脊液、头颅CT和MRI异常检出率进行两两对比,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在对小儿病毒脑炎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