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热流计法对5个竣工建筑进行测试,获得被测墙体的保温性能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得出被测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而评价不同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

  • 标签: 保温墙体 热流计法 传热性能
  • 简介:摘要错流丙烯氧化反应器管间流动与传热有着自身相应的特性。本文从对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入手,对于错流丙烯氧化反应器管间流动与传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错流丙烯 氧化反应器 流动 传热
  • 简介:空调虽小,却“五脏俱全”,内部包含各种类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当程度上影响空调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作为空调结构核心的传热系统,更是决定其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空调传热系统结构设计是提高空调性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空调传热系统 结构设计 优化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着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一些高参数、大容量的燃煤锅炉受热面的布置方式和结构型式也更加的复杂多变。可是长期以来对炉内燃烧与锅内水动力耦合的研究一直有所缺失,导致锅炉实际运行中超温爆管现象频繁发生,因此超超临界锅炉炉内传热特性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主要对超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水冷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探究。

  • 标签: 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传热特性
  • 简介:采用Realizablek-ω紊流模型,在SIMPLE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研究了开槽姊妹孔在不同吹风比时,对平板气膜冷却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截面上的涡量图和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效率云图及努赛尔数分布,并与相同条件下不开槽姊妹孔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吹风比下,相比于不开槽姊妹孔,开槽姊妹孔能提高近冷却孔出口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优化气膜在热表面上的分布。

  • 标签: 气膜冷却 开槽姊妹孔 传热性能 吹风比 努赛尔数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能效将提高20%,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而建筑能耗的40%消耗在玻璃门窗上,所以提高玻璃的隔热性能尤为关键。

  • 标签: 玻璃涂层 传热性能 提升技术
  • 简介:摘要:凝汽器作为电站汽轮机组中热交换的重要设备,传热管破损导致的泄漏是凝汽器主要的故障模式,一旦发生泄漏将严重影响机组的可靠运行,增加凝结水经处理系统的负担,并对蒸汽发生器造成损害。本文以某电站发生凝汽器传热管泄漏事件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安装和运行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国内类似事件的调查,提出了一些可能造成传热管泄漏的原因,并根据电站运行经验提出了监督优化的建议。

  • 标签: 凝汽器 传热管泄漏 隔热罩
  • 简介:摘要:节能是冰箱制冷行业内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风冷无霜冰箱因其具有自动化霜,使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对于风冷无霜冰箱冰箱,其节能技术亦从多个方向进行优化,如变频优化控制技术、风道CFD仿真优技术、换热器效率提效、真空绝热板和聚氨酯保温技术等。

  • 标签: 温度场 冰箱 壁面传热 冰箱效率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对凝汽器壳侧流场进行一定假设及简化后,借助于流动仿真分析手段,对某“向心型”管束布置型式的凝汽器的壳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蒸汽速度矢量场、压力场、不凝结气体分布场以及凝结性能等参数的计算分析,判定管束布置结构的合理性,为凝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保证。

  • 标签: 凝汽器,管束布置,数值模拟
  • 作者: 祖拜旦·排黑尔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21
  • 出处:《中国建设信息化》2024年1期
  • 机构:652325198909020066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地把地热作为替代能源之一,不断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地热井数量骤增。中深层地热能根据开采和热量提取方式主要分为水热型和换热型。浅层地热能开发单井换热量低,需采用占地面积较大的管群换热,经常受制于项目用地;中深层水热型地热开发经济性显著,但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可能会存在尾水回灌较难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下水造成破坏,目前国内大多数区域受限。中深层换热型系统的开发,较好地避免了上述开发方式的缺点,通过地热井固井密封以构建闭式循环,保证取热介质(循环水)与地下水不接触,达到“取热不取水”的目的。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研究这种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特别是其中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装置的新系统。

  • 标签: 中深层深井 换热器 实验测试 传热特性 模拟研究
  • 简介:摘要:板式换热器因其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探讨了板式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实际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的传热增强方法,如扰流、涡流、流体脉动等,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一些新型传热增强技术的研究进展,如纳米流体技术、特殊表面结构设计等。最后,本文对板式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板式换热器 传热增强 扰流 纳米流体 表面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多相反应器流体动力学与传质的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我们旨在深入理解多相反应器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物质传输规律,以优化反应器的性能并提高反应过程的效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多相反应器中实现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

  • 标签: 多相反应器 流体动力学 传质 模拟研究 反应转化率
  • 简介:四氯化碳车间氯气吸收填料塔经常出现氯气吸收不完全的状况.鉴于以上原因,对吸收塔进行核算并对塔设备和操作状况加以改进。强化氯气吸收收效率,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 标签: 四氯化碳 氯气 吸收 填料塔
  • 简介: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3.5,铬含量27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 标签: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 简介:研究目的: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方法: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重要结论: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硫酰氟 氢氧化钠 传质 反应动力学 化学吸收 双搅拌釜
  • 简介:就孔内传质参数对模拟移动床(SMB)可分离区间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文中应用了与GeneralRate模型等效的修正平衡扩散模型,从而使数值计算过程得到简化.计算结果表明孔内有效扩散对SMB分离过程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设计SMB操作条件时应充分考虑孔内传质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孔内有效扩散对SMB可分离区间的两条边产生不同影响,而这一影响机理也借助单个色谱柱双组分分离在C1—C2空间图中的浓度分布给予了说明.

  • 标签: 模拟移动床 可分离区间 孔内有效扩散 外部传质阻力系数 数值计算 C1—C2空间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用碱性固体废弃物对CO2进行矿化封存的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技术路径,本文以电石渣为原料,在鼓泡床中开展电石渣捕集CO2的实验性研究。利用鼓泡床作为电石渣与CO2直接液相碳酸化反应的反应器,在常温常压下,分别考察不同液固比、气速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分析传质过程。结果表明,电石渣中碱性钙含量很高,主要参与反应的活性物质为Ca(OH)2。液固比的降低对电石渣直接液相碳酸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存在最佳表观气速使得反应传质过程最优,进口CO2浓度过高不利于该碳酸化反应的进行。该研究可为电石渣直接液相碳酸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 标签: 鼓泡反应器 电石渣 二氧化碳捕集 加速碳酸化 传质
  • 简介:目的分析四带无须鲃封闭群及近交群的遗传质量。方法筛选多态性丰富的四带无须鲃微卫星序列,通过构建两个多重PCR反应体系再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分型,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野生群、WT封闭群、BT封闭群及近交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5833、3.1667、3.0833和3.18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969、0.3748、0.4159和0.4241。群体遗传质量检测分析表明:4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和近交群由野生群、封闭群逐渐筛选获得的过程相符。结论筛选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四带无须鲃不同群体的遗传质量分析,为其遗传质量控制及监测提供方法基础。

  • 标签: 四带无须鲃 微卫星标记 遗传质量 多重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