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理论上研究甚多,但分歧也甚多,其中尤以该罪行为本质的分歧为甚。《刑法修正)》修改后,因为对该罪行为本质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的判决,给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行为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也由此对已有的有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行为本质理论提供了实践检示的机会。经过实践检示,该罪的行为本质不是"不能说明",而是拥有巨额不明来源财产的行为。

  • 标签: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本质 实践检示
  • 简介:妥协是美国宪政的精髓,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正是基于妥协实现了灵活的弹性。围绕条款中的关键词及其实践的演进来分析,法理语境和历史语境架构出了美国人对于个人使用武器的意识形态。而当代美国社会频发的枪击折射出宪政弹性的疲劳,疲劳的背后正是历史惯性的消极作用与利益集团的大肆分红。

  • 标签: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弹性疲劳 原旨主义 利益集团
  • 简介:<正>1.2010年11月26日公安部令第113号公布2.自2010年11月26日起施行将第一百七十二条修改为:"对拒不执行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标签: 责令停产停业 强制执行 公安部令 十二条
  • 简介:1月7日下午两点,参加闵行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一件预算草案修正。这看似简单的表决,却必将被人大改革的历史所铭记——闵行区首例预算草案修正由此诞生。人大代表监督政府预算的权利真正从理论变为具体而鲜活的实践。

  • 标签: 人大代表 预算草案 修正案 首例 政府预算 闵行区
  • 简介:近期多地修改立法条例,一些原本有规定立法修正制度的地方人大取消了该制度。此外,该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亦差强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制度条文过于简单,人大的会议制度与组织体制难符其操作条件,还可能与统一审议制度相冲突,并受限于稳健导向的改革思想。即便如此,该制度依旧是完善我国立法制度的必由之选,其在促进立法活动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 标签: 立法修正案 立法程序 统一审议 人大制度
  • 简介:梁希亮在《人大研究》第5期撰文指出,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大会主席团、各专门委员会、代表联名都可以提出对预算草案的修止。预算修正权是人大及人大代表行使预算审批权的基本形式。

  • 标签: 预算草案 人大代表 修正案 保障 《人大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
  • 简介:2006年11月22日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二读时通过了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议会财政预算委员会称,通过此修正主要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尤其是以有价证券作为投资方式的小投资者。该修正使小投资者有机会最充分地获取关于潜在投资项目的信息,有助于完善市场协调机制,保证国家机关及时有效地对侵犯投资者权益的行为做出反应。此外,该修正明确了投资者的权利,并给予法律保障;调整并强化了侵犯投资者权益(包括在有价证券市场的歪曲事实、欺骗、欺诈等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

  • 标签: 法律保障 修正案 审议 证券市场 投资者 哈萨克斯坦
  • 简介:美国会参议院2006年6月7日以49票支持、48票反对否决了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这次禁止同性婚姻宪法修正未能通过被认为是共和党在选举年的一次惨重失败。同性婚姻问题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2004年大选时就已成为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辩论的话题。布什总统一直对通过一项禁止同性婚姻宪法修正持支持态度,在参议院正式启动辩论之前,布什总统曾发表讲话支持参众两院通过这一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

  • 标签: 宪法修正案 同性婚姻 参议院 布什总统 总统候选人 政治生活
  • 简介:我国《刑法》中原来仅有两款“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而《刑法修正(九)》陡增了八款类似规定。这说明,立法者无意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无心争论竞合时的适用原则是特别法优先还是重法优先,而是主张一种“大竞合论”:不必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若行为的主要部分存在重叠,即“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从一重处罚即可,否则数罪并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恐怖组织犯罪,以及强迫卖淫罪中数罪并罚的规定,存在重复评价的问题,故若行为的主要部分存在重叠,应成立想象竞合犯而从一重处罚。

  • 标签: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 从一重处罚 数罪并罚 行为个数 大竞合论
  • 简介: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考试作弊行为,维护国家考试秩序,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刑法修正(九)》增设了三个罪名以惩罚与考试作弊相关的行为,其中代替考试罪主要规制替考行为。替考入刑前相关法律缺位导致对这一行为未能有效规制,将其入刑是构建严而不厉的刑事法网的需要,并且古今中外的立法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正确理解该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特点,对正确适用该罪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替考 考试作弊 刑法修正案(九)
  • 简介:我国《刑法》第287条之二所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不是帮助犯的正犯化,只是帮助犯的量刑规则;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成立,以正犯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行为为前提,故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也不表明《刑法》第287条之二对帮助犯采取了共犯独立性说;《刑法》第287条之二第1款将“情节严重”作为成立条件,为限制中立的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网络服务商作为业务行为所实施的中立的帮助行为,原则上不能以该罪论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也没有加重帮助犯的处罚程度。

  • 标签: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正犯化 独立性 处罚范围 处罚程度
  • 简介:浪漫主义立法观对于刑事立法的侵蚀成为一种潮流,在新近施行的刑法修正八之中,将扒窃入罪(扒窃成立犯罪不再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限制)即是此种立法观的体现。本文则集中于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较多的"醉酒驾驶"入罪的问题,希望以此为切入,对这种立法上的浪漫主义思维予以揭示和反思。

  • 标签: 浪漫主义 醉酒驾驶 合理性
  • 简介:公诉案件中采用和解程序并不影响刑事实体法价值的实现,相反它对传统刑事司法观念进行了巨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刑法理论与诉讼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利于实现被害人利益与加害人权利、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以及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统一,对于刑法价值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刑事和解 刑法价值 公诉案件和解程序 平衡论
  • 简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九)》颁布以来,共犯的正犯化这一现象愈发广泛.此立法技巧并未违反传统共犯理论,而其可罚性在于造成了法益侵害或者法益侵害之危险.现行刑法中类似共犯正犯化规定可分为共犯的量刑正犯化和定罪正犯化,后者进一步细分为共犯(行为)完全正犯化和共犯(行为)部分正犯化,对不同性质的正犯化应当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未来立法中,共犯的正犯化将会常态化,立法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处罚更加精细,但同时也要注意对正犯化加以限制.

  • 标签: 共犯的正犯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共同犯罪
  • 简介:虽然《刑法修正(九)》对行贿罪进行了大幅修正,行贿罪在查处时仍面临诸多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扩大行贿罪的惩治范围,完善罚金制的实施;加大行贿罪处罚力度,平衡刑罚配置;增加资格刑,适用从业禁止规定;强化非刑罚处罚方式,加大行贿成本。

  • 标签: 行贿罪 刑罚配置 立法完善
  • 简介:我国刑法中存在不少法律拟制规定,其出现的根本缘由在于立法者通过影响刑法规范来贯彻某种能够满足社会特定需要的政策和意图。将特殊盗窃归为盗窃罪的牵强与异常,以及立法者基于某种社会特定需要将严厉惩治和打击盗窃行为的政策和意图注入刑法使得特殊盗窃犯罪化等,正是《刑法修正(八)》第39条对特殊盗窃行为的定性中存在法律拟制的根据所在。然而,法律拟制天生存在着不合理性与不公正性,如忽视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有悖于实质正义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等,因此,必须在罪刑法定原则的界域内对修正规定的特殊盗窃进行严格的解释或限定。

  • 标签: 法律拟制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 扒窃
  • 简介: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社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行业存在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其社会危害非常严重。以往的过失理论在重大责任事故中一般只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地位较高者的刑事责任往往得不到追究,更不利于防范危害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基于此,日本刑法学界以"森永奶粉砒霜中毒"为契机提出监督过失犯罪理论,后来德国的刑法学者深化了监督过失犯罪理论。监督过失犯罪属于司法实践中多发型犯罪,目前该理论已为中外司法实践部门所认可并运用于具体案件,彰显了刑法的正义性。运用监督过失犯罪理论追究地位较高、远离事故现场监督者的刑事责任,有利于减少危害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惩治与预防过失犯罪、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监督过失犯罪 食品监管渎职 公共安全 注意规定
  • 简介:极端主义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其核心内涵在于它的价值理念的极端性与行为手段的极端性。而作为全球的现实威胁与危害最严重的暴力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一如既往的受到严厉的打击。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极端主义犯罪不是以政治指向性为必要条件,但极端主义犯罪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极可能演变为恐怖主义犯罪。然而极端主义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它具有不同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其他特点。因此,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但能为解读这种新模式的立法现象提供理论根据,而且有益于具体罪名在极端主义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适用。

  • 标签: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犯罪 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