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并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的80名2型糖尿且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为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内科观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的临床内科观察与治疗。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患者,共计58例,纳入时间段为2021年2月~2021年9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29例)与对照组(n=29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治疗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式,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运用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8.9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对患者运用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显示疾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主要分析临床上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的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临床内科观察,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有所下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的患者指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的患者进行内科观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6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治疗组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的SAS、SDS的评分明显优质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保健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率已经危险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各项生存质量的指标明显优质与常规组。结论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应用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及时疏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心脑血管病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本院收治中风心脑血管患者参与研究,从中随机抽选患者80例,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将这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中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以及总有效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对中风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中风心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血液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在急性心脑血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抢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50例。本次乙组是常规急救,而甲组是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总结相关时间、死亡情况、残疾情况、满意度。结果甲组的入院到确诊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确诊到治疗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死亡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残疾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脑血管患者中,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的抢救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的入院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残疾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脑血管病 急诊 规范化流程护理 抢救 作用
  • 简介:目的:回顾性调查加用步长脑心通对老年人群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及康复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0例80岁以上已确认急性非ST段上抬心肌梗死及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占32例,脑梗死占58例(其中有24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60例初发患者从住院当天至1周开始加服脑心通1.6g,每日3次,连续服用24个月。另30例为再发病(在出院后1~12个月内不同程度再发脑梗死和或心肌梗死)后均在常规治疗下给予加服脑心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有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血糖、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头颅CT、运动耐量检查(症状改善)检查及对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严重致残率、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学对照。结果:坚持早期加服脑心通组心脑血管的血脂达标水平、运动耐量、症状改善、预后及康复明显优于未加用组。并且也明显优于晚用(再发病后加服)脑心通组;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低于晚用组。结论:及早加服脑心通可使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急性期恢复加快,预后更好,能加快康复,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更低。

  • 标签: 心肌梗死 脑梗死 脑心通 老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治疗的心脑血管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 <0.05);不良事件出现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P <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作者: 陈慧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张阿姨今年58岁,近一段时间来总是觉得头晕乏力,有时候会出现胸闷等不适。张阿姨到医院就诊,结果检查显示是高血压。听到高血压,张阿姨神情凝重,她身边患高血压的朋友太多了,知道这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而且听人说血压控制不好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对于张阿姨的疑问是真的吗?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呢?希望通过本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及危险水平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选取老年心脑血管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危险水平。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高血压,血糖升高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Framingham积分方法,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方面的发病率为100%。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心脑血管危险水平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类型,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为51.67%,中危率为12.5%,低危率为35.83%,对照组高危率为31.68%,中危率为13.33%,低危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低危率无差异,对照组低危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效果,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难以改变因素和可以改变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或采取有效药物治疗能够对抑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危险水平 评估效果 老年患者
  • 简介:心脑血管防治》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刊号:CN33-1252/R,ISSN1009-816X),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入,2012年12月成功加入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为适应本刊的全国发展战略,特向非浙江省的作者征稿,文章一旦通过本刊的"三审一定",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表。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征稿启事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浙江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RBC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RBC变形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poA-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TG、TC、LDL-C和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脂检验对于诊断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疾病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为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应重视常规监测血脂水平。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血脂检验 诊治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老年2型糖尿(T2DM)合并心脑血管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以及减少老年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老年T2DM患者患者234例,其中无心脑血管合并病变患者116例,合并心脑血管变患者118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例间高血压病史、CIMT、FINS、CRP、T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心脑血管变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既往高血压、持续高血糖、大动脉硬化及狭窄以及高血脂、高凝状态等构成了心脑血管变进展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48例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无大血管变患者41例设定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饮食偏甜食、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变与患者饮食控制、吸烟、低血糖发作存在相关性。结论良好饮食控制、无吸烟史、避免低血糖症状可以有效避免2型糖尿合并心脑血管变发生,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及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对1000名大于20岁的若干社区的居民进行为期8年的随访,将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作为随访结局事件。以死亡、冠心病和脑卒中等作为多结局事件对多结局事件受到的代谢综合征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对该人群进行8年的随访之后,结果显示,其中共计有18例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事件;在对高血压家族史、性别、年龄等3个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调整之后,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事件受到的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影响仍然存在。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对所研究社区居民的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重要疾病,所研究社区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事件发生率会受到代谢综合征的极大影响,也就是说代谢综合征具有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及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