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慢性肾脏病末期患者来说,保护残余肾功能对延长生命有重要的意义,而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在血液透析中对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格外重要,如何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也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论述越来越多,对于临床中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逐渐丰富。本文结合临床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保护做详细阐述,为提升临床有效率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同时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140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两组,各7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分析70例患者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社会健康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各健康指标均恢复正常,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经取石术后患肾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两组出院前,采集患者血样,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大出血、输尿管损伤、感染、尿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血肌酐(Scr)水平、膀抑素(Cys-C)水平、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升高,实验组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的效果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预后更佳,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 作者: 纪素花国启芳蔚会娟李玉平安莉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在医护模式不断改进的强化营养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前和透析患者80例展开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实验组(医护结合的强化营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饮食宣教护理),各组均为40例;统计分析对比两组综合干预效果。结果营养指标比较:实验组SGA营养状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实验组治疗管理评分、饮食管理评分、病情监测管理评分、用药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医护结合的强化营养护理,并分析综合营养状态,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受者的心脏移植临床预后和术后肾功能变化趋势,并总结相关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原位心脏移植受者(≥18岁)的临床资料,并采用CKD-EPI公式计算受者术前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发布的eGFR分类标准,将受者分为四组:M1组(术前eGFR≥90 ml/min/1.73 m2),M2组(术前eGFR为60~89 ml/min/1.73 m2),M3组(术前eGFR为45~59 ml/min/1.73 m2),M4组(术前eGFR<45 ml/min/1.73 m2)。比较各组受者术后1年的临床预后。主要终点分析术前eGFR是否是受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次要终点包括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住院周期和肾功能的变化趋势等。结果共纳入276例受者,其中eGFR<60 ml/min/1.73 m2的受者占24.6%。与eGFR≥90 ml/min/1.73 m2相比,调整模型后的1年内死亡率风险比分别为1.78(M3组,95%CI为1.31~3.39)和2.74(M4组,95%CI为1.41~5.32),且M4组受者的死亡率风险比、CRRT使用率及住院周期风险也明显增加;移植前eGFR中位数为73 ml/min/1.73 m2,术后3个月后降至61 ml/min/1.73 m2,此后逐渐趋于稳定,各组eGFR的改变趋势基本相似。结论心脏移植术前的eGFR是受者术后短期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移植术后3个月eGFR可能逐渐恶化,经过恰当处理,术后3个月后eGFR甚至好转。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心脏移植 临床预后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经取石术后患肾的 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选取本院收治的 88 例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 1:1 比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两组出院前,采集患者血样,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 0.05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大出血、输尿管损伤、感染、尿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实验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 )水平、血肌酐( Scr )水平、膀抑素( Cys-C )水平、尿肾损伤分子 -1 ( Kim-1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 0.05 );两组术后的 NGAL 水平、 Scr 水平、 Cys-C 水平、 Kim-1 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实验组术后的 NGAL 水平、 Scr 水平、 Cys-C 水平、 Kim-1 水平均小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术前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无差异( P > 0.05 );两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升高,实验组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的效果与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预后更佳,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尿毒清颗粒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意义。方法: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样本,采样时间2018.01~2021.07,电脑抽签分组,对照组/38(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8(尿毒清颗粒治疗),对比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钙腹膜透析液(LC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钙磷代谢、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钙离子浓度分为标准钙腹膜透析液(SCD)组(钙离子浓度1.75 mmol/L,48例)和LCD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52例)。比较两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iPTH达标率、KIM-1、IL-18、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24 h尿蛋白、白蛋白(ALB)]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LCD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分别为(2.10±0.85)mmol/L、(1.40±0.52)mmol/L、(40.81±7.63)mg2/dl2,低于SCD组的(2.54±1.17)mmol/L、(1.72±0.92)mmol/L、(50.12±9.67)mg2/dl2 (P<0.05)。治疗前后,两组iPTH水平、iPTH达标率、KIM-1、IL-18、BUN、Scr、UA、24 h尿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CD组3年生存率(94.23%,49/52)高于SCD组(81.25%,39/48),P<0.05。结论LCD可改善CRF患者的钙磷代谢,维持血清PTH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稳定,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低钙腹膜透析液 标准钙腹膜透析液 钙磷代谢 肾损伤分子-1 白细胞介素-18 肾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左卡尼汀和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此次所要观察的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治疗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观察组有效率较高,而对照组相对较低,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 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住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给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BUN、Scr等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以及精神状况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实施认识行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肾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96例,在患者入院后,给与原发病的对症治疗,在进行血液透析2~3次后,急性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结果经治疗三个月后,对患者的血钙水平进行观察,发现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有一定的提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血磷水平,则有所降低,且P<0.05,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有较好缓解,P<0.05,表明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虽然无法改善患者的血钙表现效果,但是对患者的血磷和肾功能等,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化三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钙 血磷 肾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研究,将70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以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总计84例,均为本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