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58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妊娠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妊娠发生率为31.03%,观察组为62.0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运用到辅助生殖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患者的依从性较高,且整体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生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治疗中患者妊娠结局带来的影响展开探讨。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治疗,运用单盲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是5%,7.5%,临床妊娠率分别是72.5%,50.0%,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辅助生殖治疗 心理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甲状腺自身免疫以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为特征,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近年来,有关甲状腺自身免疫与妊娠结局的研究结果具有争议。为此,本文就甲状腺自身免疫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病理生理、不良妊娠结局、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以及补充左甲状腺素是否能够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的不孕症妇女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 自身免疫 左甲状腺素治疗 辅助生殖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对辅助生殖助孕策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鲜胚移植的瘢痕子宫组109例和阴道分娩史组6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超促排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⑴年龄<35岁的瘢痕子宫组和阴道分娩史组患者超促排卵时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总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瘢痕子宫组患者获卵数、成熟卵子数、2PN数、优良胚胎数与阴道分娩史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年龄≥35岁时,两组患者间Gn总量、Gn总天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2PN数、优良胚胎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年龄<35岁患者无论是单胚胎移植还是双胚胎移植,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移植两枚胚胎时,瘢痕子宫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稍低于阴道分娩史组患者(57.57% vs 71.05%,39.39% vs 4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的患者中,单胚胎移植和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年龄<35岁的患者和年龄≥35岁的患者中,瘢痕子宫组和阴道分娩史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IVF助孕可能会影响患者获卵数和成熟卵数,既往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再生育前建议尽早评估卵巢功能,必要时积极助孕。单胚胎移植并不降低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IVF-ET助孕结局,建议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行单胚胎移植,降低双胎妊娠后孕产期风险。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120位不孕不育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研究组的妊娠率71.67%明显优于53.33%,研究组的分娩并发症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中对妊娠的结局较好,护理的满意度很高,效果显著,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辅助生殖 妊娠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辅助生殖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模式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8月间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辅助生殖治疗,总人数有 82人 ,按照统计学方法对患者进行科学分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并分别作为风险组和常规组,然后从风险事件满意度方面入手来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结果 采用风险管理的风险组患者中,医嘱执行的正确率为 95.12%,病案转运规范率为 85.37%,假证问题出现率为 7.31%,同时没有出现身份识别错误问题;在常规管理措施的患者中,医嘱执行正确率为 87.80%,病案转运规范率为 75.61%,假证问题发生率为 19.15%,身份识别错误情况发生率为 12.20%;同时在满意度方面,风险作为 95.12%常规组为 85.37%。并且以上数据, P< 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具备非常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能够有效促进辅助生殖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服务,提升治疗效果 。

  • 标签: 辅助生殖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探究分析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生殖重心的应用价值,从而对于生殖中心的护理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进行优化,优化生殖中心的护理室、手术室、护理方法、患者分配管理、医用仪器等等,并且选取我院生殖中心2020年7月到2021年4月的40名患者对于生殖中心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治疗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且将生殖中心优化前的结果同优化的结果相比较,从而探究辅助生殖中心的护理管理及质量控制应用价值。结果:对于生殖中心护理和质量进行优化后,患者对于生殖中心的治疗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并且优化前和优化后的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殖中心 护理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护理重点环节中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重点环节干预成效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研究期间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扳机注射正确率和病案转运规范率均高于A组,并且B组患者E2、LH水平均高于A组,T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对IVF-ET患者辅助生殖护理的重点环节中执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强化风险控制,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整体质量。

  • 标签: 生殖医学 生殖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开始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实施前(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50例(实施前75例、实施后75例)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各类型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价值,提高护理优质性,满足现代临床需求,应积极推广。

  • 标签: 辅助生殖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抽取我院期间诊治的100例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最后针对两种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概率2.00%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8.00%,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其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辅助生殖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辅助性生殖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急救能力在辅助生殖门诊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辅助生殖门诊中任职的护士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急教能力培训,并就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教护理质量及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接受培训之后护士急救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及急救能力分数较接受培训前显著提高(P

  • 标签: 护士急救能力 辅助生殖门诊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当前辅助生殖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生殖助孕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抽样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观察分析常规护理和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对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生殖助孕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辅助生殖助孕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20%左右,其发生原因与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和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不孕症患者常用的干预方法,其通过医疗辅助手段可使患者达到成功妊娠的目的。不孕症患者多存在社会支持度低及家庭关怀度低等问题,同时多伴有病耻感及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会对助孕产生干扰。家属参与式护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方法使患者家属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以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治疗信心。本研究将家属参与式护理应用于行ART助孕患者,并探讨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不孕 辅助生殖技术 消极情绪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结局,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等卵巢功能异常患者,以及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ed,RIF)、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等异常子宫内膜患者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但目前对于rhGH的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rhGH在以上人群中的具体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生殖技术,辅助 重组人生长激素 卵巢功能异常 异常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临床及实验室干预帮助患者获得更佳质量的配子及胚胎是重要问题。本专栏通过数篇文献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促排卵过程中添加辅助药物对卵母细胞及胚胎质量的影响,临床策略管理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配子及胚胎质量评估新方法,并对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以及疾病诊疗策略进行展示。

  • 标签: 配子 胚胎 质量管理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