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宜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选用宜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常规组以临床上常规的西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发生率3.5%,常规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4%,不良反应发生率4%,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常规组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讨论采用宜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明确,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宜痹汤 二妙散 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妙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四妙消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压痛消失时间、关节发热消失时间、关节肿胀消失时间、晨僵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类风湿因子、血沉平均值、C反应蛋白平均值、健康状况问卷分值;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压痛消失时间、关节发热消失时间、关节肿胀消失时间、晨僵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类风湿因子、血沉平均值、C反应蛋白平均值、健康状况问卷分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因子、血沉平均值、C反应蛋白平均值、健康状况问卷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四妙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类风湿因子、血沉平均值、C反应蛋白平均值、健康状况问卷分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妙消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口腔溃疡 白细胞减少 转氨酶升高等的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汤化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科就诊治疗的60例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实验组给予三汤化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DAS28评分为(2.31±0.12)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HAQ评分为(8.33±1.06)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三汤化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三痹汤 甲氨蝶呤 轻型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采用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期间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采用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痹祺胶囊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阻证治疗中予以通络除湿膏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RA寒湿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集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采取辩证施护,B组基于则增加通络除湿膏外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关节疼痛程度(以VAS评分量表评估)。结果:经统计,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A组提升明显,且该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

  • 标签: 通络除湿膏 中医护理 RA 寒湿痹阻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蠲化湿汤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共80例,划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自拟蠲化湿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拟蠲化湿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寒湿型 类风湿关节炎 自拟蠲痹化湿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收集我院中医风湿科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患者进行比较试验,并将其用信封法均分成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及研究组(48例,实施温经散寒通络汤与针灸联合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显示,研究组相关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温经散寒通络汤及针灸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加快患者关节痊愈速度,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热熨敷联合药物罐治疗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共选择患者病例数50例,均经诊断是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时间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以治疗方式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5例。常规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基于此,联合中药热熨敷和药物罐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实施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联合中药热熨敷和药物罐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中药 药物罐 热熨敷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壮骨伸筋胶囊是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刘柏龄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方。是治疗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风湿、四肢麻木、颈肩、臂、手麻的最新中成药。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风湿、四肢麻木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病对人类的危害最为广泛。为了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研制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肾主骨""肾之合骨也"和"肝主筋""肝之合筋也"的理论指导,认识本病以肝肾两虚为内因之本、风寒湿邪外袭为外因之标所致的筋骨本身退变的病象。选补肾药以补肾生髓、壮骨,补肝药以通络滋肝;镇痛药以止痛,组成了本药——壮骨伸筋胶囊,主要成份:淫羊藿、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灸)、肉苁蓉、鸡血藤、红参、洋金花等。

  • 标签: 壮骨伸筋胶囊 神经根型颈椎病 骨质增生 四肢麻木 肩臂痛 腰椎病
  • 作者: 王培 冯学兵 段兴旺 刘升云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0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南京 210008,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南昌 330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5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风湿性多肌(PMR)是一种以颈部、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几乎全身血管均可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动脉,病变呈节段性、坏死性,组织病理学呈肉芽肿样炎症。我国目前尚缺乏GCA的流行病学资料,实际患病率可能被低估。GCA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及脑血管事件。PMR发病率为GCA的3倍,临床上需排除其他特异性疾病。GCA患者中40%~60%合并PMR,PMR患者中约15%合并GCA。为推进GCA和PMR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05年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GCA和PMR的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风湿性多肌痛 巨细胞动脉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与风湿寒性关节的TTM鉴别诊断。方法:选择64例已经确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和56例风湿寒性关节患者分别行膝关节前位、后位TTM扫描,比较二者热源形态及热源强度。结果:膝关节前位热源形态比较:风湿寒性关节患者为圆形或类椭圆形的较大凉区,膝骨关节炎患者为形状不规则的热区。风湿寒性关节和骨关节炎后位热源都表现为类椭圆形小热区。热源值比较:风湿寒性关节前位热源差值较低,膝骨关节炎前位热源差值较高,二者差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者膝后位热源值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TTM检测膝关节的热源形态和热源值的差异可以作为TTM鉴别诊断膝骨关节炎和风湿寒性关节的指标。

  • 标签: TTM 膝骨关节炎 风湿寒性关节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疾病患者通过开展运动康复锻炼重要性。方法:择取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疾病患者140例,时间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根据予以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同等人数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全部开展常规干预措施,后者全部开展常规干预措施+运动康复锻炼,对2组临床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关节僵硬时间、关节压痛数以及关节肿胀数显著偏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偏低,总有效率显著偏高,(p<0.05)。结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疾病患者通过开展运动康复锻炼后,不仅能提升整体干预效果,缩短患者关节僵硬时间,降低患者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痛 运动康复锻炼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风寒湿型项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风寒湿型项病患者,分为针灸组和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组,治疗8天。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示疼痛程度和颈椎活动度显著改善,但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组在这些指标上改善更显著。该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单纯针灸组的76.19%。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风寒湿型项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治疗有效性方面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风寒湿痹型项痹病 针灸 中药湿热敷 临床效果 疼痛程度
  • 作者: 邓盛春李晓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合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RA)老年患者使用补肾通痹汤后患者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本院于2018.04~2019.04间收治的70例RA老年患者开展分组研究,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则联合使用补肾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RA患者使用补肾通痹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异常的免疫反应,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蠲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 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的变化、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程度,可提高生理功能,且总有效率为 97.56%,与对照组有效率( 78.04%)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 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 22.22%,对照组为 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蠲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蠲痹消痛方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自拟宣汤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颈肩腰腿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12-2023.10间收治的颈肩腰腿关节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自拟宣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各5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患者疼痛评分VAS显示,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感显著减轻,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颈肩腰腿关节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自拟宣汤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和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吟联合益肾蠲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益肾蠲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著进步、进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握力、关节压痛、休息以及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吟联合益肾蠲丸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疗效,改善了症状,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 标签: 甲氨蝶吟 益肾蠲痹丸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证患者采用小活络丹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美舒利排尿和来氟米特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小活络丹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对比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证患者采用小活络丹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活络丹 桂枝芍药知母汤 风湿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温和艾灸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对免疫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和艾灸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G(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等免疫学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5.91%、总有效率78.41%,观察组临床痊愈率23.86%、总有效率89.7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SR、CRP、RF、IgA、IgG、IgM、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以上指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休息、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HAQ指数、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以上评分2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以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畏寒乏力、过敏性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7.05%、23.86%、9.09%、25%、5.68%、12.5%,观察组分别为10.23%、13.64%、6.82%、11.36%、3.41%、3.41%,观察组在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口腔溃疡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艾灸能提高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温和艾灸 寒湿痹阻型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炎性反应递质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