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1.直接称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以示自谦,并表示对对方敬重。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醉翁亭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用于叙述或作传。如《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作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6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