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惠州市仲恺中学女子足球队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在女子足球训练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变化规律.选取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共17名,年龄为(16.17±0.92)岁,均为备战2017年广东省"省长杯"足球联赛高中组全省总决赛的女子足球运动选手.实验不分组,进行运动训练和足球比赛前后的受试者自我对照分析.测试受试者7个月训练(统称"集训")前和集训后一次比赛前后的体成分指标如体重(W)、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和HRV指标.与集训前安静时比较,集训后受试者的BF%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而W、BMI均无显著变化(P〉0.05);单场足球比赛前后的结果显示,与安静时比较,比赛后平均R-R间期值(RRp)、最大R-R间期值(RRm)、最小R-R间期值(RRn)、R-R间期的标准差(SD)、连续2次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MSD)、R-R间期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数(P50)、高频功率(HF)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而低频功率(LF)/HF呈现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集训后安静时较集训前的对应时刻比较,SD、MSD、P50、总功率(T.S.)、HF均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或P〈0.01),而LF/HF呈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单场足球比赛主要通过降低女子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副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长期的运动训练能较好地提高女子校园足球运动员的HRV,改善自主神经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表现为安静时能量节省化.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