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填志愿热给我们提了什么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已经结束,各地录取工作已经陆续开始。近几年,志愿填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将填报志愿App产品推入市场。比如,只要输入高考地区、预估分及目标地区,轻轻一点就能给出可冲刺、稳妥和保底三种志愿学校推荐。掌握上千所院校的性质、特色、重点学科等基础信息,以及历年分数线的线差、录取最低分、最低位次等,对于志愿填报确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考分不理想,有竞争力但竞争力不强的考生,“知己知彼”显得格外重要。某种程度上,“报得好”可以弥补“考得不太好”的缺憾。但是,志愿填报应该体现的是考生的兴趣与偏好。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