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语境中的《洛神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中古人士对《洛神赋》的接受与解读历经变化。自两晋至初唐,无论是普通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研究者,多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洛神赋》进行文本解读。到了盛唐之后,人们的接受态度和解读方式开始有所变化。先是李白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批评曹植创作《洛神赋》不过是"好色伤大雅"之举,接着便是《感甄记》对《洛神赋》创作动因的附会,终则归结于晚唐小说家对洛神的绮思艳想。当然,李白的批评还只是他文学复古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感甄记》的附会就有了恶搞历史名人的意味,至于《酉阳杂俎》中刘伯玉对洛神的的绮思与《传奇》中萧旷对洛神的猥亵,则简直是小说家意淫式解读《洛神赋》的产物。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郑州师范教育》 2012年2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