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广西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 530003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施行,初中教育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建立一个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且坚实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以及实施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具有时代意义的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高效课堂的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初中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的阶段,也是其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如果得到教育者及时的引导与干预,会让学生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素养得到大幅的提升,从而拥有可以受益一生的财富。因此,在初中阶段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一个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1、 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意义 初中教育之所以要强调提升和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良好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人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否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以及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都与核心素养的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初中教育所强调的核心素养除了文化基础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对学生自身独立的发展以及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做出了规定。总的来说,这些方面的规定最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需要在掌握基础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丰富的关于情感和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在这种条件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去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和独立意识;让学生有动力地依靠自己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现状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教育已经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纳入教学工作之中,这门课程将成为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之所以会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也是因为其自身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中的知识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基础的法律知识及当下的我国国情国策。这是学生认识和融入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基础。当然,在这门课程的构建以及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例如,课程本身不能够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毕竟是在中考中权重较低学科,在师生的固有观念中依旧是不能和语数外的重要性相提并论的。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都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而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成绩是衡量学生一切能力的唯一标准 [1]。这就导致学习积极性时常处于低迷状态。除此之外,这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过于依赖课本内容,有的内容缺少实践教育,没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就会让课程教育显得过分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课程内涵,进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方法的落后也是突出问题之一,课程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教学方法不能对症下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就很难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去。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分析 3.1提高对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视程度,培养自身专业素养 想要教育好学生,身为教育者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让自己从内到外的呈现出一种高水平核心素养的状态。这种言传身教的模式特别适合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的学习习惯特点。教师在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的时候会留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但这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践行这些课本上的内容的时候,学生就会更加清晰且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教师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作用,学生会本能地向教师学习,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更高水平的核心素养。 3.2切实结合生活实际,创建情景教学课堂 想要做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离开必要的实践活动。由于这门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开展于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教育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传授的内容大多数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呈现,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生活场景的代入让学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这门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应用知识来解决场景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贴近生活的教育,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对形成正确的认知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2]。在生活场景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参考一些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两极分化越严重的就越有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事先规定好人物角色,让学生挑选并且自主完成情境模式,鼓励学生创建更加丰富多远的情境内容,同时让观看的同学做出评价和提问,让整个实践活动更加全面和完整。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发言,通过对于自己想法的表达来深化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帮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发展需要学生有着完备且成型的学习意识,这种学习意识会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让学生透过表象认真思考这门课程背后的意义与内涵,实现更高水平上的教育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课堂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以及重视。优秀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基础和动力。学校教育应通过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方式来更加深化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工作。两者相辅相成,同作用于初中课堂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晓义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J].科学咨询 /科学教研, 2020, (7):193. [2]陈水宜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J].科学咨询 /科学教研, 2018, (28):78.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学文摘》 2020年04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5月2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