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c、Tp-e/QT比值与CABG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对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校正Tp-e间期(Tp-ec)、Tp-e/QT比值与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对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的169例患者,其中男113列,女59例;年龄41~79岁,平均(62.58±4.23)岁。纳入标准为CABG后5~7年,因症状复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SVG)再狭窄>50%者。根据旁路移植血管造影狭窄程度分为A组(SVG再狭窄程度50%~70%,105例)和B组(SVG再狭窄程度>70%,64例)。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测量校正QT间期(QTc)、Tp-ec和Tp-e/QT比值,随访6个月,观察恶性心电生理事件发生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定量评价Tp-ec、Tp-e/QT比值对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B组QTc、Tp-ec、Tp-e/QT比值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ec和Tp-e/QT比值均是旁路移植血管狭窄程度>70%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p-ec和Tp-e/QT比值均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4、0.457,均P=0.000)。169例患者中随访162例(95.86%),发生恶性心电生理事件25例。经ROC曲线分析,Tp-ec联合Tp-e/QT比值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GABG后发生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AUC为0.924,明显大于单一指标Tp-ec的0.698和Tp-e/QT比值的0.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c、Tp-e/QT比值与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CABG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两者联合预测恶性心电生理事件发生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