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非劣性临床试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纳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7例患者,通过Excel软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通过“抗凝助手”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患者纳入至少3个月后开始进行随访,于2019年9月30日结束。以治疗范围内时间(TTR)11.0%、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标率10.0%为界值,非劣性单侧t检验试验组患者TTR及INR达标率是否非劣于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对照组TTR分别为(58.2±23.4)%、(54.8±23.6)%(差值3.4%,差值单侧95%CI下限:-6.4%;t=2.441,P=0.009)。试验组、对照组INR达标率分别为(55.4±21.9)%、(52.8±22.5)%(差值2.6%,差值单侧95%CI下限:-6.6%;t=2.309,P=0.012)。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结局指标不劣于传统抗凝管理模式。
出处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