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治疗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 mRNA(2-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r=0.341,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r=0.250,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r=0.367,P=0.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