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金属过敏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骨科医生使用金属假体实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历史已经超过40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y,THA)及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髋膝疾病极为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在部分患者中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红斑、湿疹、关节疼痛、活动度受限的症状,甚至需要再次手术。20年前,Merritt针对这种表现提出了假体金属过敏的解释,但到目前为止,假体金属过敏的话题仍具有争议。主要原因是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缺乏较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且难以与其他TKA术后并发症相鉴别。因此,TKA术后金属过敏的诊断仍需在除外其他诊断以后做出。斑贴试验虽是诊断Ⅳ型超敏反应的金标准,但目前共识并不推荐术前常规筛查。在治疗上,局部激素治疗皮炎反应被认为是有效的[1],但若出现严重滑膜炎、关节功能障碍时,保守治疗往往没有效果,最终需要使用不含过敏原的假体或涂层假体进行翻修手术,通常会得到疼痛缓解、活动度提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