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率不能评价社会治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0-12-22
/ 1
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与同期人口数之比,属于强度相对指标。过去,它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温度计”。但是,自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出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我们在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制定的目标也由原来争取社会治安状况取得根本性的好转,降至为刑事案件稳中有降,进而定为稳中有升。现在几乎可以说没有人还认为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会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改革开放2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由原来的5上升至16。而且将来还会继续增长下去。有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以15亿人口计将达到30至40。因此,用这一指标评价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目前遇到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问题一: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的持续增长,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会一直恶化下去?2010年中国的社会治安状况比现在还要差吗?  问题二:中国是世界上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比公认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国家日本、新加坡等,还要低十几倍,但是,为什么目前我国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却是比较严峻呢?这仅仅是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