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09
/ 2

[摘要]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好时期,识字、阅读、作文,三大基础模块成阶梯状,链条状,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只有新思路才能保持新鲜血液的活跃。
[关键词]识字 阅读 作文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好时期,识字、阅读、作文,三大模块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哪一环节除了问题,弥补将是非常困难之事。不仅老师、家长要花大力气去给孩子补习,孩子自身也会在途中慢慢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悲观情绪。认为自己完了,学不好了,或者自己笨,不如别的同学聪明,产生自卑心理。达到这一程度,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将是最大的障碍。所以,这根链条不能断!
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及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的经验加之有意的翻阅学生课本,总结出小学低年级段以识字教学为主,其中有专门的识字单元,进行集中识字,只穿插了少部分的课文阅读。一单元识字,一单元阅读,是对识字的巩固,加深印象。安排非常合理,考虑到了识字量,及学生的科学记忆,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据调查,云南省某市大部分学校现在极为重视学案。学案即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资料或称预习作业。这的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错办法。但,一定要注意变换方式,切忌模式千篇一律。例如:现代的学生都生活在便捷、趣味的电子时代,对电脑有极大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在可以实施的条件下,创新安排作业:一部分手写新学字,一部分电脑打已学字,通过邮件方式传给老师批阅。通过这种方式,既练习了写字,又复习已学字及拼音,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对电脑的痒痒心理。再者,教师可以建立一个QQ群,让所有的学生都加入,由教师或者学生轮换抛出一个话题,大家开始各抒己见,大展神通,无限想象与联想。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塑造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之上的世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大量识字,相互沟通了解。其中还可以有隐形的品德教育,观察能力的锻炼,语言表达的锻炼等等。所以,话题要与学生生活贴近。如:同学们今天回家都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啊?今天是谁来接你们回家的,路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吗?今天看了什么动画片呢,最喜欢谁?等等。这些问题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潜在的帮助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江绍伦认为:“由于教学时以个人际关系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传递情感、知觉、技能、观念以及处理各种抽象关系的方法,所以,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为了使交往富有成效,必须对合适情景中的合适的人使用合适的交往方法,合适的字眼。
再者,阅读教学。阅读是识字的更高层次。低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故,在阅读起始阶段一定要珍视学生与读者的对话沟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或者教参答案强加于学生的思想,左右学生思想可说是不道德之事,因为它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极大的禁锢了学生的说话权利。教师只能是指引学生思考方向,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个空间。
阅读,不仅要读课内课文,还要读课外经典。怎么读?可以是在课堂上读,因为没有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也可以是在家读,读给父母听,与父母沟通,交流。我比较赞同,在中高年级课堂上以讲演的方式读,带着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语气语调,配合合理的动作讲演出来。这样的课堂充满着语文的各种味道,眷顾了语文的各种情感体悟,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欢笑。
第三大模块,作文教学。遗憾的是,据采访,学生反应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取消了本来有的阅读课,甚至取消了本来有的专门的作文课。这明显忽视小学生作文教学,只顾把课文讲完。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丁有宽指出:“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打好识字与阅读的基础上,写作文其实尤为重要。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笔头表达的能力,有时可说是无声胜有声。教师在此应该是要极为重视作文课,重视在作文教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张华万先生指出:“学生的语言学习、写作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和他们在一起的教师语言的反复刺激和情不自禁的模仿。”无论在平时的交流中,还是课堂上,教师的表达用语一定要规范。至少,口头语有口头语的样子,书面语有书面语的样子。特别是在作文课堂上,教师为了激起学生写作欲望的范文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去模仿。
语言是文学花园的奇葩,是沙砾堆中闪耀的珍珠,是交响乐中经久不衰的音符。语言表达,写作技能,是靠积累素材,靠练习堆积出来的。出彩的语言能让笔头生花,能使文章闪光,能令读者赏心悦目、咀嚼回味。唐.卢照邻:“笔下烟飞云动,落笔鸾回凤惊。”要达到这样高层次的境界,少了基础的扎实是绝对摇摇欲坠,空洞飘渺。小学生的作文只要求表达流畅,语句通顺,意思完整即可。但这简单要求同样需要练习。从练习中来“悟”,让语言插上个性化的翅膀。要让学生爱上作文,只有教师先让课堂生动起来。作文课可以这样呈现:根据教材指导,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进教室。无论吃的、玩具、衣服皆可,然后通过举手抢答方式展示自己的宝贝,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之后选择两位到三位同学举手提问或者发表意见,意见以一加一模式进行。一加一模式即一个称赞加一个建议。称赞可激发学生兴趣,建议可弥补不足,二者同时又为其他学生做了参考榜样,取其称赞,注意不足。


从识字到阅读,从阅读再到作文,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美国B.R.布格尔斯基在《应用于教学的学习心理学》一文中细化指出:“讲授每一堂课,都应该从容易的,有关联的材料开始,注意学生的潜在学习可能性,设法改变诱因,促使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表露出来。”识字、阅读、作文,每一环节的教学,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在固定的常规模式中注意变换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用最小的成本做最大的范围的事。
[参考文献]
[1]吴兆刚“悟——语文教学的妙法”[J]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
[2]吴国锋“阅读时回归生活与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J]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
[3]姚慧莲“下笔烟飞云动,落笔鸾回凤惊[J]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语文月刊,201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