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有关公众参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24
/ 4

论文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和;信息公开;听证
  论文摘 要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公众参和是环评机制能够发挥效用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公众参和环评机制在适用范围、具体程序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环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为落实环评中的公众参和机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对公众参和环评的信息公开;公众参和方式等规定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阳光环评”,“民主环评”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伴随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无论是每年春季北方的沙尘暴还是2007年夏天江苏太湖流域爆发的蓝藻危机无不向世人敲响了警钟。面对环境的恶化,我国环保制度的不健全,非凡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流于形式难辞其咎,这一旨在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重要环境法律制度,由于公众参和机制的缺失,在实践中基本被扭曲,几乎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把关功能,导致大量破坏环境的项目仍在不断上马。厦门PX项目和北京垃圾发电项目风波就使我国公众参和环评机制的严重不足暴露无遗。在这两起事件中,由于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公众参和机会的缺失,使得厦门市民只能通过百万短信,北京市民用汽车堵住填埋场大门的激烈方式抗议。应该说在上述事件中,真正酿成争议和冲突的,不仅是PX项目和垃圾发电项目可能带来的化学污染,更是不透明的环评决策过程本身。民意的表达在上述事件中最终起到了一定的功能,厦门市于5月30日上午公布暂缓PX项目建设,国家环保总局也于6月7日公布环保总局立即将对厦门市全区域进行规划环评,并建议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不少媒体称之为“民意的胜利”。民意在此虽得到了一定的胜利,但其胜利的时机和方式却令人不由疑问摘要:我们的民意,为什么只能以这样事后“倒逼”的方式出现?固然,“倒逼”也是博弈的应有之义,但相对于事前、事中的公众参和,“倒逼”式民意不论对公众还是对于地方政府,都是一种距离圆心最远、代价最大的互动。这两起事件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环评公众参和机制重新进行审阅摘要:环评对规划和建设项目而言是否只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公众参和对于环评是否真的无足轻重?我国目前的环评公众参和机制尚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完善环评公众参和机制,保障公众切实参和相关决策过程,使民意得到真正的表达和考虑?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新问题。
  
  一、公众参和对环评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对拟开发或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后将对四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拟采取的防范办法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进行调查、猜测和评价,从而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策略和办法,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环评作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在损害发生之后再进行事后恢复的救济策略。因此,当美国于1969年在(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中首创了环评制度之后,这项制度很快便为世界各国所采纳和效仿,并为各国立法所确立。我国也于2002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正式建立了环评制度。
  实践中,环评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在西方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确立的过程,也是公众参和作为促进决策民主化的手段渗透到政府环境决策中的过程。“公众参和”或者说“利益相关方介入”,一直都被认为是环评的最基本原则。在环评制度中引进公众参和机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公众参和对环评制度的意义主要在于摘要:
  
  第一,公众参和有助于确保环评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它可使项目影响区的公众能及时了解有关环境新问题的信息,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各种利益冲突和主张都能够得到倾听、辨析,确保每个利益群体能够获得程序上公正的对待,从而使政府的环境决策更轻易获得认同和支持,也有利于说服反对者减少冲突。公众参和的这种程序价值意义重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不能要求决策绝对“科学”、“正确”,却必须要求其绝对具有合乎法治原则的正当性。如引起争议的厦门PX项目和北京海淀区垃圾发电项目中,姑且不论PX项目是否真有巨毒,垃圾焚烧排放的二恶英会否致癌,但假如上述项目在上马之前能够真正在环评阶段让公众周知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倾听、辨析了各方意见之后再作出决定,至少不会招致现在这样激烈的反对。
  
  第二,公众参和还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从传统上看,政府虽然可以代表公众实现公共利益,但其轻易受短期经济利益目标的诱惑,偏离环境利益的公共性基础。地区利益和任期内“政绩”的不良激励以及命令式的行政手段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都使单纯的政府管理模式难尽人意。而公众由于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环境新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和熟悉,因此对环境保护最有发言权,做出的评价也比较公正。建立公众参和环评的正常机制,让公众帮助辨析项目可能引起的重大尤其是许多潜在环境新问题,了解公众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开发活动效率,也可避免因盲目上马而造成的环境损害和巨大浪费,减少因为项目的开发而导致的污染纠纷,避免矛盾的激化,起到稳定社会的功能。


  
  第三,公众参和环评机制还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它不仅为公众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也起到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公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功能。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环境保护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公众参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更加突出。
  总之,公众参和是环评制度中的关键性环节,其是否落实直接制约着环评制度效果的发挥。因此,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有环评立法的国家,几乎均将公众参和作为环评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或利害团体的意见和要求,使政府在对污染性设施的设厂或开发活动的审核等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非凡是能够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利益,尽量采取有效、可行的办法来减轻和防止环境侵害。
  
  二、我国环评中公众参和机制的不足
  
  我国的环评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9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在第6条,第7条对建设工程和城市建设及改造项目的环评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早期的中国环评过程中几乎没有公众参和的法律地位。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次规定了“公众参和”的内容。该法第13条第4款规定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其后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3条第3款,《海洋环境保护法》第10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条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15条作了类似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对公众参和环评制度作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至于具体如何实施,公众参和的范围、方式、程序等,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使得该制度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2002年通过的《环评法》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环评制度的专门立法。其中对公众参和环评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2006年2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又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和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建设项目环评中环境信息的公开、公众参和的组织形式,如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的程序等作出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增强了公众参和建设项目环评的可操作性。
  但从厦门PX和北京垃圾发电等项目环评的实施效果和目前令人吃惊的高达99%的基本建设项目环评通过率来看,我国目前的环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形同虚设,而这主要是由环评中的公众参和机制的不足造成的。
  
  1 公众参和环评的范围不够广泛。根据《环评法》和《暂行办法》的规定,只要求需要编制报告书的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才需要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因而除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目录》规定的应编制环评报告书的项目以外,其他规划和建设项目均可以合法地避开公众参和制度。但现实中,造成污染纠纷的恰恰是中、小型企业和“三产”服务业。而对专项规划以外的一般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的环评未规定公众参和,对重大经济决策则未纳入环评,这说明我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不利于对环境的综合、长远保护。
  
  2 公众介入环评的时机较晚,参和的阶段较少。《环评法》规定公众介入环评的最早阶段是在规划草案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审批前。这一阶段,很多意见已经形成,往往很难再通过公众的影响来将其改变。对此,《暂行办法》将公众介入环评的最早时机提前到建设项目在确定了环评机构之后7日内,建设单位就要将相关信息以及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参和方式予以公告。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好的规定,它使公众可以在项目进行环评的初期即介入到环评过程中去,使相关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可以在论证初期即能倾听公众的意见。但相对于国外的规定而言,我国公众介入环评的时机仍显得较晚。
  根据现有规定,只有那些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才要求公众参和,而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或影响很小,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则不作公众参和的要求。但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决定对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公众无法得知相关信息,更无从表达意见。而在美国环境评估书(EA)程序中,假如EA认为拟议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不需要制作环境影响报告书(EIS),则至少主管机构应当将该结果通知公众。尽管美国NEPA和CEQ规则并没有强制主管机构在该阶段纳入公众参和的程序,但是法院在对这个新问题的看法上更倾向于要求公众参和。而我国台湾地区则强制要求主管机关应于收到环境影响说明书后50日内,作成审查结论并公告,假如决定不进行第二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估,则由开发单位召开公开说明会说明情况。我国香港地区《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也规定,环境许可证的申请人在向环境署长申请环境影响评估探究概要时,应在向署长呈交工程项目简介之日的翌日,就备有该工程项目简介一事在中英文报刊上刊登符合署长规定格式的广告。上述规定表明不少国家或地区的公众可以在对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环评的早期审查阶段就能介入环评过程,发表意见。并且,其公众对环评的参和往往贯穿其全过程。而我国的公众参和目前则主要是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制作阶段,尽管《暂行办法》增加了环评报告书审批阶段环保部门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大多为任意性而非强制性条款,腊辞多为“可以”而非“应当”,也未规定应对公众意见作出何等回应。


  
  3 环评中的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健全。2002年的《环评法》虽规定了公众参和,但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严重制约了公众对环评的实际参和。公众参和环评的前提是对环境信息的把握,公众只有在获取充分、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时,方能作出有意义的意见表达,否则对环评过程的参和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暂行办法》第一次对环评中公众参和的前提要求——环境信息公开作出了规定,可以说是在保障公众切实参和环评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暂行办法》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时间、内容、方式等的规定弥补了《环评法》的不足,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摘要:(1)《暂行办法》对公告和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只要求不得少于10日,区区10日的期限明显过短,无法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充分考虑,易使公众参和流于形式。反观国外《环评法》的规定,对公告期限一般都规定不少于30日。(2)《暂行办法》规定摘要: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可以采取在当地的公共媒体上发布公告,公开免费发放包含相关信息的印刷品或其他方式公开信息。该规定看似完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其赋予了建设单位较大选择权而易被扭曲,建设单位完全可以以他们认为便利而非便于公众周知的方式发布信息公告。相比之下,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信息公开方式的规定则具体、严格得多,如我国香港地区《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虽只规定了在署长批准的位置备有报告供公众查阅和在报刊上刊登广告的两种公开形式,但这两种方式均是强制性规定,建设单位不能随意以其他方式代替。并且要求供公众查阅的报告文本的数量须符合署长合理规定的数量,刊登广告的报刊必须是一般行销于香港的一份中文报章及一份英文报章、刊登的频率为30天内每10天刊登一次。这种详尽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保证相关信息能广为周知。
  
  4 环评中公众参和主体不够广泛,参和途径过于单一,功能极为有限。根据《环评法》,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应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听证程序是一种最充分双向互动交流的形式,因而对于公众而言,参和环评的最佳途径无疑是听证。但是,这里的“或者”二字实际上是赋予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一种选择权,有可能变相剥夺公众的听证权。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既可以采用听证会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公开性较低的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方式,而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只要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采用了上述其中之一方式,如咨询了几位专家意见,即可被认为已符合了公众参和的要求。即使咨询普通公众的意见,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均由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或环保部门挑选,并且在听证会的发动上,无法依公众的申请举行听证会,而由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环保部门单方决定是否举行听证会并由听证会组织者遴选参加者。
  这种规定使得绝大多数单位都不会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实践中采用最多的还是调查问卷的形式。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新问题摘要:一是调查表的内容往往过于简单,被调查人员对拟建项目的内容、污染状况、治理办法等均不了解,很难发表有价值的意见。二是由于环评工作的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精力等条件下,往往调查范围窄,调查对象少,代表性差,非凡是由于法律没有规定“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的范围,有些建设单位在发放问卷时往往选择和项目环境影响没有多大关系的单位、专家和公众,而真正受到影响的却没有机会发表意见。如北京垃圾发电项目环评报告虽然经过了民意调查,但一共只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85份,其中,同意垃圾焚烧项目的占71%,同意垃圾焚烧+综合处理项目的占51%。统计专家蒋妍认为,报告的统计数据根本不能使用。
  
  5 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不健全。《环评法》和《暂行办法》只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应将所回收的反馈意见的原始资料存档备查,同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仅仅是“存档备查”易导致环保部门在审批阶段仅根据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统计、润饰过的数据、说明来作出判定,不利于了解公众的真实意见。此外,现行法律、法规对环保机构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定也过于宽松,往往只在环保机构认为有必要时才可以征求意见,也没有规定环保机构应在审批决定中对公众意见采纳和否作出说明。这些,均不利于公众参和的落实。
  
  6 对公众参和的救济和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环评法》和《暂行办法》的另一处“硬伤”,则是“法律责任”部分缺少有关公众参和的补救条款。《暂行办法》虽对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的义务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没有规定公众参和受到侵害如何救济、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考量公众意见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等条款。也未就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组织公众参和活动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这可能使得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即使不组织公众参和,公众也无法请求法律救济的现象出现。


  
  三、完善我国公众参和环评机制的思索
  
  针对我国公众参和环评机制的上述不足,笔者认为,要使环评制度真正发挥功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之加以完善。
  
  1 扩大公众参和环评的范围。为减轻或避免有关经济开发活动的宏观决策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科学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发挥公众在规划、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功能。公众参和环评的适用范围,不应仅限于对编制环评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而应涵盖到整个环评范畴,为一般规划和非编制环评报告书的项目提供实施公众参和的法律依据。其中对编制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登记表等,可按不同的程序来进行公众参和,环评表和登记表可采用相对简易方式进行,但不能取消。
  
  2 在环评的各个阶段均应规定公众参和。公众越早介入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公众对于该决策程序产生的影响可能就越大。因此,在判定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是否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决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范围时,就应当答应公众参和。同时,公众参和应当介入到整个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每一个阶段都应当有公众参和的声音,
  
  3 对环评中的信息公开规定进一步完善。为确保公众在知情的基础上行使参和权利,应对环评中的信息公开作出更为具体、严格的规定,推进“阳光环评”。首先。对环评信息公开的方式要强调信息公开的广泛性,在规定供选择的方式的同时,还应规定必须采用的方式。其次,应延长信息公告和征求意见的时间期限,该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以使公众有足够的时间获取信息并考虑,从而提出相对成熟的意见。再次,对于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编制阶段的信息公告,可在进行了项目所在地环境目前状况调查、开展了工程分析并初步分析其环境影响后即可进行,不必等到环评报告即将报审时才进行。假如此时才进行公告,往往使得公众没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并提出相对成熟的意见,评价单位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公众的反馈意见很好地体现在报告之中。
  
  4 明确规定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完善公众参和的方式。尽管专家对环评报告的评审是公众参和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环评中更应听取受规划、建设项目影响的普通公众意见。因此,应规定除可以论证会等形式征求专家意见以外,还必须征求受项目影响的公众意见。同时,应规定公众参和代表资格审查制度,即对公众代表和专家的代表性进行审查。对发放调查表、座谈会、听证会的最低人数要求、公众推选的人数、达到人数的比例等都要明确规定。此外,还应当赋予公众申请发动听证程序的权利,使听证会的征求意见方式在环评中更多地被采用。对听证会的主持应采取回避原则,对于和开发行动有利害关系的一方,不得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而应由无任何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如环保部门来主持。此外,听证会既然应该公开举行,则不应有“新闻单位采访听证会,应当事先向听证组织者申请”的限制,而只宜规定新闻单位采访听证会,“应事先通知听证组织者,以便其布置采访”,或“应事先向听证组织者申请,听证组织者应予以布置,不得拒绝采访”,否则有违听证公开的原则。
  
  5 完善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在提交环评报告审查时,应将回收的公众意见,包括公众来信、调查表、听证会笔录等一并提交环保部门以供审查。环保部门在作出是否通过环评报告的决定时也应在决定中对征求、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对未采纳的公众意见,应说明理由。
  
  6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对规划部门、建设单位、环保部门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不征求公众意见的违法行为应规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此外,在我国的立法完善过程中,还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引进公民环境诉讼的条款,对于没有接受公众参和的建设项目,公众可以向法院寻求救济。这样才能使公众参和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除上述办法外,还应通过开展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使公众能够自觉地为了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参和到政府决策过程中,用法律的武器来“为权利而斗争”。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以环境公益为目的的社团的成立和发展,为环保方面的NGO提供宽松的社会活动空间和完善的保障制度,使他们能有效地发挥功能,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增强公众参和环境保护的力量。
  总之,环评呼唤充分的公众参和和谈判过程,我们期盼厦门Px事件中百万短信声讨的事后“倒逼式”民意表达能够逐步为事前事中的制度化的公众参和所取代,形式上的环评也能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阳光环评”,“民主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