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产业绩效与宏观调控(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4
/ 2

摘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采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理论框架,即SCP模型系统分析。文章希望从我国金融产业的绩效分析出发说明金融产业与我国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现在金融产业绩效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金融产业;产业绩效;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在2006年上半年呈加速增长势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10.3%,二季度增速达到11.3%,已明显偏快。国民经济面临过热危险。在此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制订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逐项清理各地违规上的项目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2006年6月末M2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M1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不过,央行这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尽管在一般市场经济分析员的预料之外,但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决策。因为,在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出台之后,国内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房地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已经跃然纸上。国内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很快就成政府及学界共识。宏观调控是不使用宏观调控工具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政府的微观干预。如果说,宏观调控连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有使用,那么其效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
  从货币政策的载体金融产业的绩效分析出发希望说明金融产业与我国宏观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现在金融产业绩效与宏观调控手段的内在联系。
  
  一、我国金融产业的市场绩效与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产业组织理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提出的“产业内企业竞争发展的竞争性理论”,直至70年代才由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人在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采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理论框架,即SCP模型系统分析。
  传统理论的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现代产业的市场绩效可以从其外部性与行业内部收益率水平(IRR)等方面进行考察。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如果某人或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个人或企业又没有因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那么这种危害或利益称为外部经济,其中的利益部分就是正的外部性。
  (一)我国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外部性线性回归分析
  我国金融产业GDP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晴雨表”的作用,这就是金融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正的外部性。我分别对1980年—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系统净国内信贷总额(BANK)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GDP=β0 β1Bank μ
  用eviews软件做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结果:
  最终模型为:
  GDP=6.68E11 0.742303(Bank)
  (24.75825)
  R2=0.968403;
  F=612.9711;
  D.W=0.291152
  由线性分析可知我国金融产业市场绩效从其外部性进行考察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首先,通过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系统净国内信贷总额(BANK)线性回归可见,金融资本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整个方程拟合程度很高,金融投资业促进了创新,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因此金融资本对GDP的增长的意义重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其相关系数仅为0.742303,即就金融产业单独而言对GDP贡献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二)我国金融产业对劳动就业外部性分析
  劳动力需求能否长期适应劳动力供给,各个时期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实现均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广开就业门路解决总量矛盾。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上升。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起,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金融产业通过投资大中小型企业为国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促进出口。由此可见金融产业对劳动就业同样有着正的外部性。


  (三)我国金融产业对物价稳定的外部性分析
  我们知道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息息相关,M0(流通中现钞),狭义货币M1(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及广义货币M2(M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的变化必然对物价产生影响。我们从上又可以看到货币的供给是由金融系统中的银行存款派生出来,这样金融产的健全与否必然对物价产生外部性。然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对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本身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货币的普及使得商业银行支付准备需求趋于不稳定化,从而影响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中央银行是通过对与商业银行的支付准备有关的供需关系施加影响而产生金融调控作用的。如果电子货币的普及过于快速且大幅度推进的话,经济整体对现金的需求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其结果使得商业银行对支付准备的需求发生大幅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可能性是不可否决的,其外部性是正是负很难下一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8月M2与M1间增速差所形成的“喇叭口”继续缩小至2.37个百分点,为年内最小。分析人士指出,M1增速的上扬,说明企业投资冲动更强、以可支付的形式存在的资金更多,这将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普遍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经济增长从“过快”转向“过热”的几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四)我国金融产业对国际收支的外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