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机场融资策略探讨(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1
四、PPP融资模式的应用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也称为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部门、民营资本基于某个公用事业项目结成一种伙伴关系,双方首先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共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其次明确各方在项目各个流程环节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发挥各方优势,使项目建设既摆脱了政府行政的诸多干预和限制,又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资源整合与经营上的优势,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2005年香港地铁公司与北京市政府草签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揭开了中国内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公私合营模式即PPP模式的序幕。(地铁四号线引入PPP模式其意义不仅在四号线本身,它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的一个样本。
中小机场采用PPP融资模式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以机场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机场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机场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机场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安排融资。机场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机场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二)使民营资本更多的参与到机场项目中,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这正是现行机场项目融资模式所缺少的。PPP模式的操作规则使民营企业参与到机场项目的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在内的整个机场项目运行周期中,这不仅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能将民营企业在投资建设中的高效管理方法与技术引入到机场项目中,还能有效地实现对机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从而有利于降低机场项目建设投资的风险,较好地保障国家与民营企业各方的利益。
(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企业的盈利。民营企业的投资目标是寻求既能够还贷又有投资回报的项目,对于一个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吸引不到民营资本的。而采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给予民营企业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如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给予民营企业沿线土地优先开发权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可提高民营企业投资机场项目的积极性。

结束语:民用机场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机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发展中的机场建设的需要,机场的融资渠道与数量成为制约机场发展的瓶颈。引入战略投资者、BOT、与金融结合以及PPP模式四种主要融资模式,在国外的机场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如何改变我国中小型机场单一财政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机场建设资金的需求,是政府、企业与理论研究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与课题。改变机场的融资模式,对我国中小型机场的建设与运营来说,既是投资体制上的创新,也是运营机制上创新。在正确的行业政策的引导下,机场融资模式的变革,既可以使我国中小机场摆脱目前的困境,又可以为我国机场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健康的运行模式。探索我国中小型机场融资模式的创新方式与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少安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
2.李秀辉、张瑛,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J].中国软科学,2002,2
3.孙永福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管理世界2004(11)
4.林文新、左庆乐:公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比较研究[J],《交通财会》,2005,6
5.肖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综合运输,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