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经纪公司风险根源探究.(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8
/ 2
摘要:我国期货经纪公司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深入了解风险产生的根源是期货经纪公司实施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前提条件。我国期货公司风险形成的原因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软件”环境、企业内部“硬件”环境、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第二层次主要包括国家法律体系建设落后、企业体制落后及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

  关键词:期货经纪公司;风险;企业环境

  分析我国期货经纪公司近几年所发生的风险事件,可以从风险管理的支持系统—企业环境上找到风险形成的原因。而最深层的原因,则在政府层面和企业体制层面。企业环境分为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又分为企业“硬件”环境和企业“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软件”环境包括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企业人员诚信水平和道德素质。

  下面先从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风险管理技术这个层次对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

  1.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很容易导致公司风险的发生。“我国期货经纪公司都建立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证监会也在这方面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但在治理结构建设的意识和实践上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胡俞越,2005)”。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在“三会一经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是和股东成分是影响股东会的首要因素。在我国的期货经纪公司中,除少数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外,大部分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股东只有2-3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在50%以上,更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80%。公司的经理层完全由控股股东直接任命和委派,控股股东控制了公司所有经营和决策。这就使得大股东抽逃资本金的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且在经营中更容易发生非法占用客户保证金的事件。2004年发生的四川嘉陵期货经纪公司风险事件就是因为大股东挪用客户巨额保证金以及股东虚假出资所造成的。在我国2/3的期货经纪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国有企业,另外1/3比例是民营企业。很多企业自身还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不论在意识还是实践上,都阻碍了所控制的期货经纪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步伐。在管理中行政色彩浓厚,人情味重,主动性差,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民营企业控股的期货经纪公司在快速反应和严格执行控制流程方面更胜一筹。但受自身特点局限,这些经纪公司战略制订没有持续性,经营决策更随意,短期行为明显,只重视业绩和利润,不重视规范经营、不重视员工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不重视风险管理技术的更新,很容易发生违法违规的风险事件。所以,由于期货经纪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股东自身的法人治理不健全,控股股东直接任命公司经理层,股东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当,致使经营决策随意化、风险控制形式化,最终可能导致风险发生。

  (2)董事会机构虚置,董事会独立性不强,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我国的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都设有董事会,但平时很少召开董事会议,公司的很多重大决策由大股东内部开会商量决定,不经过董事会议表决。董事会成员绝大部分是内部董事,体现现代企业制度优势和出资方、经营方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的独立董事要么是公司高管人员的亲朋好友,要么和股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只是“花瓶”而已,当公司在战略决策、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他们时,独立董事却无法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当然更无法客观中肯地评价公司经理层的工作业绩了。董事会成员为大股东指派的董事超过50%,如果考虑到股东之间的关联,比例就更高了。董事会和经理层重合现象严重,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兼总经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情况容易使董事会偏袒经理层,经理人作为董事也容易影响董事会的决策,从而使董事会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严重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2005年发生的海南省万汇期货经纪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严芳、副总经理卞明携带2800万客户保证金潜逃事件就充分体现了董事会不独立、缺乏独立董事制度、内部人控制的弊端。

  (3)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目前约有1/3的期货经纪公司设有监事会,大部分只设立1-2名监事。从监事的产生方法上看,一部分是大股东委派,一部分选择公司员工担任。公司员工由于与经理层存在上下级关系,很难有效监督公司经理层的经营活动。所有监事都是兼职,而且大多数都缺少期货公司监管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加上监督多为事后监督,监督手

段有限,所以监事会的作用难以发挥,无法形成有效监管。

  (4)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的效益较差,无法留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公司的薪酬制度没有真正和业绩挂钩,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层更注重短期行为和短期利益,只重视近期的财务指标。这样不但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更会诱使管理层利用经营权随意违规,引发经营风险,损害股东和客户的利益。

  2.期货经纪公司的组织结构不利于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公司组织结构是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职能部门等组成的公司架构,重点是职能部门或者和其他具体业务部门的设置和分工。我国期货经纪公司涉及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部门主要有风险控制部、稽核部、财务部、结算部。这其中,稽核部把主要工作放在各部门、营业部开支、日常费用、成本、业绩排名等上面,财务部主要负责客户保证金管理、公司日常资金管理,结算部负责公司所有客户每日交易、持仓、权益等的结算。真正全面负责和管理公司风险的应是风险控制部。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部还只是简单地负责每天的客户交易和持仓风险通知、督促客户追加保证金、强行替客户平仓、交易账单的邮寄和存档、客户电话委托录音记录等工作,风险总监向公司总经理负责,和其他部门主管及营业部经理平级。这种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会使风险控制部门在风险来临时忙于和风险所涉及的各部门协调关系,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完成风险的识别、衡量、应对和控制过程,无法和董事会及时沟通,并使董事会迅速作出反应,也很难以一个部门的力量在全公司内部贯彻“全民风险管理”的文化及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没有有效的、有利于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期货经纪公司会很容易任风险隐患发展成风险事件,并且会让公司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

  3.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文化缺乏。我国期货经纪公司从高层到一般员工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公司推行的企业文化并未把风险管理作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风险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许多公司的管理者只关注客户保证金存量、每日交易量、新客户开发等,把风险管理工作放到了一边。在今天,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灵魂,是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国内期货市场上发展良好、行业利润和交易排名前几位的期货经纪公司都有着很好的企业文化,他们都把人才管理、业绩、做事风格等理念放人企业文化中,并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大力推行。但风险管理理念却一直没有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得到很好的推广。加拿大联合谷物种植公司的风险部经理麦肯德勒斯说过:“我认为风险管理的意识是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风险管理不是这样:哦,我们公司有风险管理经理,他负责处理公司风险。风险管理过程就像预算过程或其他行政过程,要有人推动,并克服出现的困难,而且公司的业务经理必须积极执行这个过程。”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仅有风险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期货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了解这些,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者推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把风险意识印到员工的脑子里。期货-[飞诺网FENO.CN]
 4.期货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和道德水平不足。期货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期货交易所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其他机构中从事期货投资分析和咨询业务的人员。期货市场的人员流动主要发生在各个期货经纪公司之间及期货公司和其他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之间。期货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高级形式,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期货业也是金融领域内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高、涉及面较广、影响范围较大的一个行业。期货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对从业者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求较高、标准较严。但我国的期货市场目前尤其缺乏大量合适的、高质量的从业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存量资金较少,行业盈利能力偏弱,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人才市场,也很难吸引到顶级的人才加入。二是行业内对于从业人员的诚信和道德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相关的培训太少,也很少组织以此为主题的活动。无法像西方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一样通过许多再教育的课程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素质、道德水平差的人员极有可能会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无法完成自己分内的职责而最终导致公司风险控制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