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上)(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8
/ 3

【摘 要】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使得大多数公司的上市选择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为母公司”的模式,这种“剥离”上市的方式使上市公司与生俱来地和集团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上市公司能否合理有效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不仅直接决定报告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和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透明度较低,依然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等,因此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其披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法规准则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完善

Abstract
In chin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extensively exist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in the listed companies. Most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re conver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 Therefore, many listed companies have closely relations with their groups.
Whether listed companies can disclose the related parties and their transactions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influence the public imag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competitive mechanism of security market. Nowadays, the disclosur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lack transparence with many problems. Some companies even use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as a tool with which big shareholders occupy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management manipulates profi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in China and how to standardize disclosures of them.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relevant reference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disclosure of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and advances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 ,disclosure, problems ,improvement

目 录
一、 序言••••••••••••••••••••••••••••••••••••••••••••••••••••••1
二、文献回顾••••••••••••••••••••••••••••••••••••••••••••••••••1
(一)国外研究理论••••••••••••••••••••••••••••••••••••••••••••1
(二)国内研究理论••••••••••••••••••••••••••••••••••••••••••••2
三、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现状及特征••••••••••••••••••••••2
(一)披露现状••••••••••••••••••••••••••••••••••••••••••••••••2


(二)特征••••••••••••••••••••••••••••••••••••••••••••••••••••3
四、关联交易及其披露存在问题••••••••••••••••••••••••••••••••••4
(一)概念界定和制度问题 •••••••••••••••••••••••••••••••••••••4
(二)案例分析——三九集团的危机•••••••••••••••••••••••••••••••5
(三)披露透明度低••••••••••••••••••••••••••••••••••••••5
五、建议与结论•••••••••••••••••••••••••••••••••••••••••••••••••6
(一)完善公司内部结构和制度••••••••••••••••••••••••••••••••••7
(二)加强关联交易披露情况的审计••••••••••••••••••••••••••••••7
(三)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8
(四)结论••••••••••••••••••••••••••••••••••••••••••••••••••••8
参考文献•••••••••••••••••••••••••••••••••••••••••••••••••••••8

一、 序言

关联方交易是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正常经济现象。自我国证券市场诞生之日起,关联方交易就相伴而生。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使得大多数公司的上市选择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为母公司”的模式,这种“剥离”上市的方式使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关联方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关联企业之间发生关联方交易是正常的,而且,关联方交易对于企业集团具有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优点;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利益主体的利用,产生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造成损害。尤其在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的环境下,关联方交易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成为了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人为调节企业利润和其他财务指标的手段。
上市公司能否合理有效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不仅直接决定报告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和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透明度较低,依然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等,因此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其披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回顾以往相关文献及准则,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本文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规范分析,尝试归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上市公司内部、准则制定及监管部门等方面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全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述部分为引言部分,该部分是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结论及全文结构的介绍。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在这部分中,作者将回顾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简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的现状及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及披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三九集团为案例做了相应分析。在第五部分,笔者就上述问题从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证券监管部门等各个角度提出监管和改进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

二、文献回顾

(一) 国外研究理论

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关联交易的研究较早,这是因为关联交易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制及总分公司制后得到广泛运用的。
Edward B. Douthett. Jonathan E .Duchac, In-Mu Haw, Steve C .Lim (1995)通过对美国注册外企的金融信息分析,指出提高金融信息的披露程度,能够降低利率,提高盈余反映系数。而关联交易和转移定价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隐患。只有提高这部分的信息披露水平,才能有效的保障相关指数的反映效果。
Kasanen、Kinnunenhe和Niskanen(1996)以1970-1989年间在芬兰赫尔辛基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37家工业公司的年报资料为依据的研究发现,由于芬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控股股东主要为金融机构,并且一般偏好现金股利,希望从上市公司获得稳定的股利现金流,因而当公司未经管理的盈余不足以支付大股东所期望的目标股利时,管理人员就有动机调高利润,以满足控股股东的要求,未管理的盈余高于支付控股股东所需要目标股利的盈余时,为了不过多缴纳税款,影响控股股东利益,管理人员就有调节盈余的动机,而非公平关联交易则是其调节盈余的有效手段。


Peter Atrill和Lindsey ( 1997)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对相关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披露,给滥用关联交易而导致的欺诈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机会。这充分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会计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经济后果。
安然事件调查委员会(the special investigative committ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Enron corp.)在其发表的调查报告(2002年2月)第八章中详细分析了安然在关联方交易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Elizabeth A. Gordon and Elaine Henry (2003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认为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掠夺外部小股东的一种重要手段。